[實用新型]一種井用救生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79708.X | 申請日: | 2013-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46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葉翌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翌帆 |
| 主分類號: | A62B99/00 | 分類號: | A62B99/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專利事務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傳榜 |
| 地址: | 362002 福建省泉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救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救生設備,尤其是一種井用救生桿。
背景技術
近些年,常有行人不慎落入深井或下水道口的事故發生,針對于此,目前只能采取一些預警或者防掉落的措施,而對于行人落入深井后,還沒出現一種比較成熟有效的辦法或救助器材。當發生事故時,救助人員需親自下井把落井人捆上然后拉出,這種方式不僅比較麻煩,而且缺氧容易造成救助人員生命危險;而對于窄井來說,由于救助人員無法親自下去,只能動用大型挖掘設備,這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現有專利中,已經出現針對此種事故發生的救助器材。比如專利號2006101662134.9的發明公開了一種小口深井救生裝置,該裝置包括套管、鎖桿、拉繩、內空的手桿和座桿,所述手桿和座桿首尾鉸聯接,拉繩一端在手桿頂端外部,一端固定在座桿尾部,拉繩從手桿和座桿內穿過;套管一端斜向固定在座桿上,鎖桿一端斜向固定在手桿上,套管和鎖桿活動扣接。實施救人時,需先將套管和鎖桿分開,使手桿和座桿成一條直線形狀,手握手桿,將該裝置放入井內被困者的兩腿之間,然后牽引拉繩,使座桿隨之折合至水平位置,接著鎖桿會穿入套管內鎖定,此時手桿、座桿相互垂直,被困者坐在座桿上,然后提升手桿將落井人拉出井外。此發明中,套管及鎖桿扣接成一體,與手桿和座桿呈三角形固定從而形成支撐,但放入井口前需將套管及鎖桿分離解開,才能使手桿和座桿下垂呈一條直線,從而使其能沿井壁緊貼被困者身側下放至救助者的兩腿之間。
再如,專利號2008200821313.6的發明公開了一種深井救援防墜桿,該防墜桿包括套筒和支撐裝置,套筒上部設有套筒拉環,套筒拉環上連接第一牽引繩,套筒內同軸設有操縱桿,操縱桿頂端設置有操縱拉環,操縱拉環上連接有第二牽引繩,支撐裝置分別與操縱桿下部和套筒底部鉸接。使用前需將操縱桿壓到套筒底部,使支撐臂收縮至緊貼套筒,從而使支撐臂與套筒呈一條直線,然后操縱第一牽引繩使防墜桿下放順利通過深井內被捆著的身體和井壁之間的間隙到達適當的支撐位置,接著操縱第二牽引繩提起操縱桿,使支撐臂撐開。此發明中,支撐臂能順利撐開的條件需保證套筒跟操縱桿之間摩擦力不會過大,以致出現卡住的情況。如果套筒過長(此結構中套筒與操縱桿長度差不多)或者套筒的重力不足,就很容易出現當第二牽引繩拉動提起操縱桿時,連帶套筒一起被拉起的情況,這樣支撐臂就無法撐開,也就達不到救援的效果。
上述兩種專利,在使用中,還存在著一些不便。需要尋求一種結構相對簡單,步驟更為簡便的救援器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井用救生桿,其目的在于尋求一種結構相對簡單,步驟更為簡便的井用救援器材。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井用救生桿,包括套筒和支撐裝置,所述套筒下部沿套筒長度方向設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槽內設有一在滑動槽內滑動并連接有第一牽引繩的滑動件,所述第一牽引繩從套筒內穿過并從套筒頂部穿出,所述支撐裝置包括支撐臂和支架條,所述支撐臂的一端位于滑動槽的下方并與套筒下部鉸接,所述支架條一端與滑動件鉸接,所述支架條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臂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臂包括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采用合頁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滑動件與支撐臂之間連接有第二牽引繩。
進一步的,救生桿還包括一探查裝置。
更進一步的,所述套筒下部設有一開口槽,所述探查裝置包括設于所述開口槽內的一攝影裝置。
更進一步的,所述支撐臂還包括兩根分別固定連接在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一側的平行的支撐條,所述支撐條與套筒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滑動件為一銷軸。
進一步的,所述套筒頂部設有連接部。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有效深入深井內作業,通過拉緊第一牽引繩實現支撐裝置的收縮,隨后放松第一牽引繩依靠支撐裝置自身的重力實現張開,支撐裝置張開時有效地支撐住深井內的被困者不再次滑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直接將被困者拉至地面,完成救援行動。而且能夠避掉救援人員親自下井帶來的風險,克服井口窄、小、深帶來的不便,方便開展救援工作。
2.?本實用新型通過攝影裝置將圖像傳送到地面,方便救援人員在井口外通過接收設備查看被困者所卡位置及受傷情況,如果被困者處于清醒狀態,還可通過通訊設備對被困者安撫,了解被困者的傷情等,在隨后的實際操作救生桿時,能夠更為有效、準確、快速進行救援。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翌帆,未經葉翌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7970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濾網的家用廚房工具放置架
- 下一篇:家用廚房工具放置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