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螺牙式進出水口的壓力儲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79400.5 | 申請日: | 2013-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307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樓云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市光躍飲水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2/00 | 分類號: | F16J12/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螺牙式 進出 水口 壓力 儲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力儲水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內螺牙式進出水口的壓力儲水裝置,屬于飲水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壓力儲水裝置的桶體體積較大,占用空間大,安裝一個或多個壓力儲水裝置,一般無法直接安裝在純水系統內部,安裝一個或多個壓力儲水裝置,通常直接利用底部的支撐座直接放置在純水裝置以外,或者用兩根鋼帶將壓力儲水裝置用螺絲固定在設備底部或者設備側面,占用很多空間,整體零落,且安裝不方便。而且通常的壓力儲水裝置的進出水口通常設在桶體的頂部,且只有一個,進出水量固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桶體體積小,占用空間少,可直接安裝在純水系統內部,安裝方便,固定牢靠,桶體制有一個或多個內螺牙式進出水管,直接通過帶外螺牙的快速接頭將桶體與濾芯座連接,組裝方便的內螺牙式進出水口的壓力儲水裝置。
?本實用新型內螺牙式進出水口的壓力儲水裝置,包括桶體,所述桶體由上桶體和下桶體組成,桶體內設置內膽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桶體頂部或桶體側壁制有進出水管,下桶體底部安裝氣嘴,或者上桶體頂部安裝氣嘴,下桶體底部或桶體側壁制有進出水管,所述的進出水管內壁制成內螺牙結構,進出水管連通桶體內腔,上桶體外壁的下部制有凸肩,凸肩內制有卡槽,卡槽中設置壓圈,內膽氣囊通過壓圈與桶體內壁緊密連接,桶體外設置卡座。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螺牙式進出水口的壓力儲水裝置,該壓力儲水裝置包括桶體,桶體由上桶體和下桶體組成,整個桶體呈細長的圓柱形,體積小,移動方便,桶體外設置卡座,在安裝使用時可直接通過卡座固定在飲水設備或者可固定多個壓力儲水裝置,安裝快速方便,固定牢靠,占用空間少。桶體上的進出水管直接通過帶外螺牙的快速接頭或者球閥與濾芯座或者濾芯的端蓋連接,組裝快速方便。內膽氣囊通過壓圈與桶體內壁密封,密封性好,安裝方便。本裝置的具體實施方案有六種:第一種方案是在上桶體頂部制進出水管,在下桶體底部安裝氣嘴,上桶體外壁的下部制有凸肩,凸肩內制有卡槽,卡槽中設置壓圈,內膽氣囊的開口向下,通過壓圈與上桶體內壁緊密接觸,內膽氣囊開口對著氣嘴,內膽氣囊內形成氣腔,內膽氣囊與上桶體壁之間形成水腔,用來儲存水。該實施例為最佳實施方式。第二種方案是同時在上桶體頂部和桶體側壁制進出水管,在下桶體底部安裝氣嘴,桶體中內膽氣囊的設置方式如第一種實施方案。第三種方案是在桶體側壁上制進出水管,在下桶體底部安裝氣嘴,桶體中內膽氣囊的設置方式如第一種實施方案。第四種方案是在上桶體頂部安裝氣嘴,在下桶體底部設置進出水管,桶體中內膽氣囊的設置方式如第一種實施方案,此時,內膽氣囊開口向下對著進出水管,內膽氣囊內形成水腔,用來儲存水,而內膽氣囊和桶體壁之間形成氣腔。第五種方案是同時在下桶體底部和桶體側壁上制進出水管,在上桶體頂部安裝氣嘴,桶體中內膽氣囊的設置方式如第四種實施方案。第六種方案是在桶體側壁上制進出水管,在上桶體頂部安裝氣嘴,桶體中內膽氣囊的設置方式如第四種實施方案。以上六種實施方案中在桶體側壁制進出水管時,其位置可以任意選定桶體側壁的上部或者中部或者下部。進出水管的設置方式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設計,能滿足安裝在不同飲水設備的不同位置上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內螺牙式進出水口的壓力儲水裝置,所述的卡座為單夾卡座或者雙夾卡座或者大小夾卡座。根據實際安裝需要,可以選用單夾卡座或者雙夾卡座或者大小夾卡座,單夾卡座可用來將固定單個儲水裝置,將其固定在飲水設備的側板上,雙夾卡座用于兩個飲水桶上桶體之間或者儲水桶與其他管狀濾芯之間的連接,大小夾卡座方便將儲水裝置的桶體與濾芯直接固定,節省空間,不同的卡座適用于不同的情況下壓力儲水裝置的安裝。所述的進出水管的數量為1—5根。根據實際進出水量需要可以設置不同數量的進出水管,滿足不同情況下進出水量的要求。所述的桶體外壁制有凸塊。桶體外壁制有凸塊,提高桶體外壁強度的同時起美觀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內螺牙式進出水口的壓力儲水裝置的桶體外設置卡座的剖視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內螺牙式進出水口的壓力儲水裝置的桶體剖視示意圖;
圖3是桶體外設置單夾卡座的俯視示意圖;
圖4是雙夾卡座的俯視示意圖;
圖5是大小夾卡座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螺牙式進出水口的壓力儲水裝置,如圖1—圖5所示,包括桶體,所述桶體由上桶體1和下桶體3組成,桶體內設置內膽氣囊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桶體1頂部或桶體側壁制有進出水管2,下桶體底部安裝氣嘴4,或者上桶體頂部安裝氣嘴4,下桶體3底部或桶體側壁制有進出水管2,所述的進出水管2內壁制成內螺牙結構,進出水管2連通桶體內腔,上桶體外壁的下部制有凸肩5,凸肩5內制有卡槽51,卡槽中設置壓圈6,內膽氣囊7通過壓圈6與桶體內壁緊密連接,桶體外設置卡座9。本實用新型內螺牙式進出水口的壓力儲水裝置,該壓力儲水裝置包括桶體,桶體由上桶體1和下桶體3組成,整個桶體呈細長的圓柱形,體積小,移動方便,桶體外設置卡座9,在安裝使用時可直接通過卡座9固定在飲水設備上,安裝快速方便,固定牢靠,占用空間少。桶體上的進出水管直接通過帶外螺牙的快速接頭或者球閥與濾芯座或者濾芯的端蓋連接,組裝快速方便。內膽氣囊7通過壓圈6與桶體內壁密封,密封性好,安裝方便。本裝置的具體實施方案有六種:第一種方案是在上桶體頂部制進出水管2,在下桶體3底部安裝氣嘴4,上桶體外壁的下部制有凸肩5,凸肩5內制有卡槽51,卡槽中設置壓圈6,內膽氣囊7的開口向下,通過壓圈6與上桶體內壁緊密接觸,內膽氣囊7開口對著氣嘴4,內膽氣囊7內形成氣腔,內膽氣囊7與上桶體壁之間形成水腔,用來儲存水。該實施例為最佳實施方式。第二種方案是同時在上桶體1頂部和桶體側壁制進出水管2,在下桶體3底部安裝氣嘴4,桶體中內膽氣囊的設置方式如第一種實施方案。第三種方案是在桶體側壁上制進出水管2,在下桶體3底部安裝氣嘴4,桶體中內膽氣囊7的設置方式如第一種實施方案。第四種方案是在上桶體1頂部安裝氣嘴4,在下桶體3底部設置進出水管2,桶體中內膽氣囊7的設置方式如第一種實施方案,此時,內膽氣囊7開口向下對著進出水管2,內膽氣囊7內形成水腔,用來儲存水,而內膽氣囊和桶體壁之間形成氣腔。第五種方案是同時在下桶體3底部和桶體側壁上制進出水管,在上桶體1頂部安裝氣嘴4,桶體中內膽氣囊7的設置方式如第四種實施方案。第六種方案是在桶體側壁上制進出水管2,在上桶體頂部安裝氣嘴4,桶體中內膽氣囊7的設置方式如第四種實施方案。以上六種實施方案中在桶體側壁制進出水管2時,其位置可以任意選定桶體側壁的上部或者中部或者下部。進出水管的設置方式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設計,能滿足安裝在不同飲水設備的不同位置上的要求。所述的卡座9為單夾卡座91或者雙夾卡座92或者大小夾卡座93。根據實際安裝需要,可以選用單夾卡座91或者雙夾卡座92或者大小夾卡座93,單夾卡座91可用來將固定單個儲水裝置,將其固定在飲水設備的側板上,雙夾卡座用于兩個飲水桶上桶體之間或者儲水桶與其他管狀濾芯之間的連接,大小夾卡座93方便將儲水裝置的桶體與濾芯直接固定,節省空間,不同的卡座適用于不同的情況下壓力儲水裝置的安裝。所述的進出水管2的數量為1—5根。根據實際進出水量需要可以設置不同數量的進出水管,滿足不同情況下進出水量的要求。所述的桶體1外壁制有凸塊11。桶體外壁制有凸塊11,提高桶體外壁強度的同時起美觀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市光躍飲水設備有限公司,未經臺州市光躍飲水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794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