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和礦用自卸車駕駛室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79000.4 | 申請日: | 2013-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68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趙波;賈雯雅;趙彥平;金俊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二七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33/06 | 分類號: | B62D3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芳 |
| 地址: | 10007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卸車 駕駛室 骨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用自卸車結構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和礦用自卸車駕駛室。
背景技術
隨著大型礦用自卸車在露天礦山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其有效裝載質量朝著日益大噸位化的趨勢發展,如果發生翻車和受到落物重砸,將對駕駛員造成人身傷害。
礦用自卸車駕駛室作為駕駛員工作和活動的主要空間,礦用自卸車駕駛室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重視,由于礦用自卸車駕駛室的安全性取決于在發生翻車和受到落物重砸后礦用自卸車駕駛室的變形程度,因此,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的剛度性能尤為重要。
圖1為現有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有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普遍采用由頂梁10、底梁20、左前角柱31、右前角柱32、左后角柱33和右后角柱34組成的框架結構,頂梁10和底梁20之間通過左前角柱31、右前角柱32、左后角柱33和右后角柱34連接,頂梁10和底梁20均由前橫梁41、后橫梁42、左縱梁43和右縱梁44相互對接而成,現有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的剛度性能差,導致礦用自卸車駕駛室在發生翻車和受到落物重砸后的變形大,安全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和礦用自卸車駕駛室,解決現有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的剛度性能差的缺陷,以減小礦用自卸車駕駛室在發生翻車和受到落物重砸后的變形,提高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包括頂梁、底梁、左前角柱、右前角柱、左后角柱和右后角柱,所述頂梁和所述底梁之間通過所述左前角柱、所述右前角柱、所述左后角柱和所述右后角柱連接,所述頂梁和所述底梁均由前橫梁、后橫梁、左縱梁和右縱梁相互對接而成,其中,所述頂梁的左縱梁與所述底梁的左縱梁之間間隔設置有左前立柱和左后立柱,所述頂梁的右縱梁與所述底梁的右縱梁之間間隔設置有右前立柱和右后立柱。
如上所述的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左前角柱與右前角柱之間還設置有前橫拉梁,所述左后角柱與右后角柱之間還設置有后橫拉梁。
如上所述的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左前角柱與所述左前立柱之間以及所述右前角柱與所述右前立柱之間均設置有側前橫拉梁,所述左后角柱與所述左后立柱之間以及所述右后角柱與所述右后立柱之間均設置有側后橫拉梁。
如上所述的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其中,優選的是,所述頂梁的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還間隔設置有前頂橫拉梁和后頂橫拉梁。
如上所述的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前頂橫拉梁和所述后頂橫拉梁之間還設置有頂縱拉梁。
如上所述的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左前角柱、所述右前角柱、所述左后角柱、所述右后角柱、所述左前立柱、所述左后立柱、所述右前立柱、所述右后立柱、所述前橫梁、所述后橫梁、所述左縱梁、所述右縱梁、所述前橫拉梁、所述后橫拉梁、所述側前橫拉梁、所述側后橫拉梁、所述前頂橫拉梁、所述后頂橫拉梁和所述頂縱拉梁均為方形鋼管。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礦用自卸車駕駛室,其中,包括蒙皮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所述蒙皮罩設在所述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上,且所述蒙皮與所述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和礦用自卸車駕駛室,由于左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前立柱和右后立柱的設置,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在豎直方向的支撐得到有效的增強,剛度性能好,使得礦用自卸車駕駛室在發生翻車和受到落物重砸后的變形小,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骨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
10-頂梁;?????????????20-底梁;???????????31-左前角柱;
32-右前角柱;?????????33-左后角柱;???????34-右后角柱;
41-前橫梁;???????????42-后橫梁;?????????43-左縱梁;
44-右縱梁;???????????100-右前立柱;??????200-右后立柱;
300-前橫拉梁;????????400-后橫拉梁;??????500-側前橫拉梁;
600-側后橫拉梁;??????700-前頂橫拉梁;????800-后頂橫拉梁;
900-頂縱拉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二七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二七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790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