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炒菜鍋攪拌耙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77527.3 | 申請日: | 2013-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629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廣良;曹雙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伊萊特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45/10 | 分類號: | A47J45/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羅毅萍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炒菜 攪拌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炒菜鍋,屬于廚具產品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新型炒菜鍋攪拌耙結構。
背景技術
中式烹調中,炒菜或炒飯等是比較常見的烹調方式,而為了避免鍋內的菜或飯被燒焦,必須有專人不斷的以鍋鏟攪拌,這種傳統的烹調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且常常因臨時處理某些緊急事情而遺忘了鍋上的菜或飯,從而極易發生火災等災害。于是,近年來有些企業研發生產了一類自動炒菜鍋,通過設置由電機驅動轉動的攪拌裝置來不斷的攪動鍋內的菜或飯,以避免燒焦燒糊。
現有技術中,這類自動炒菜鍋的攪拌裝置要么安裝于內鍋底部,要么設置于鍋蓋上且通過連軸伸入內鍋底部,但是,現有的攪拌裝置一般都是采用固定結構,即無法自由拆卸,從而難以清洗干凈,即使部分產品的攪拌裝置可以拆卸,其連接結構也比較復雜,使用不夠方便,從而限制了該類自動炒菜鍋的推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炒菜鍋攪拌耙結構,該攪拌耙結構緊湊簡單,安裝在頂部,組裝拆卸都方便快捷,清洗容易。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按照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新型炒菜鍋攪拌耙結構,包括有攪拌耙本體和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所述攪拌耙本體包括有緊固連接的攪拌連軸和攪拌耙片,所述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包括有旋接卡扣配合的固定架和卡套,其中,固定架與炒菜鍋的驅動裝置傳動連接,卡套與攪拌連軸的上端緊固連接。
進一步,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個間隔布置的翻轉“J”型卡勾,及所述卡套的側壁設置有與上述翻轉“J”型卡勾旋接卡扣配合的卡凸。
進一步,所述固定架和卡套頂部之間夾裝有彈性密封塊,該彈性密封塊的一端與設置于卡套頂部的卡環裝卸式卡接配合,另一端與固定架的內底頂抵接觸配合。
進一步,所述攪拌耙本體包括有至少兩片攪拌耙片,攪拌耙片沿攪拌連軸的軸線方向均勻間隔布置且每一攪拌耙片的形狀彎曲方向一致。
進一步,所述攪拌耙片的寬度從其邊端向連接端逐步收窄。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簡單,組裝拆卸都比較方便快捷,因而在使用過后容易清洗干凈,而且結構安全可靠,解決攪拌耙因較長力矩而不平衡問題和翻炒速率低等問題。
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以下將結合附圖說明闡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炒菜鍋攪拌耙結構,包括有攪拌耙本體1和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2。
上述攪拌耙本體1包括有緊固連接的攪拌連軸11和兩片固定在攪拌連軸下端的攪拌耙片12、13,攪拌耙片12、13沿攪拌連軸11的軸線方向均勻間隔布置且每一攪拌耙片12、13的形狀彎曲方向一致。進一步,所述攪拌耙片12、13的寬度從其邊端向連接端逐步收窄。
上述攪拌耙本體安裝部件2包括有旋接卡扣配合的固定架21和卡套22,其中,所述固定架21與炒菜鍋的驅動裝置傳動連接,其底部設置有若干個間隔布置的翻轉“J”型卡勾211,所述卡套22與攪拌連軸11的上端緊固連接,其側壁設置有與上述翻轉“J”型卡勾211旋接卡扣配合的卡凸221。進一步,所述固定架21和卡套22頂部之間夾裝有彈性密封塊23,該彈性密封塊23的一端與設置于卡套22頂部的卡環222裝卸式卡接配合,另一端與固定架21的內底頂抵接觸配合。
本實用新型利用卡凸和翻轉“J”型卡勾的特殊卡扣結構、及彈性密封塊的彈力作用,可以輕松的將攪拌耙本體安裝在固定架上或從固定架上拆卸下來,整體結構緊湊簡單,拆洗方便容易。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和變型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伊萊特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伊萊特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775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