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面單色硬壓軟膠印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75682.1 | 申請日: | 2013-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60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沈宏偉;徐公明;吉桂生;宗兵;申世芳;季曉艷;史發軍;蔣松泉;蔡建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昌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7/02 | 分類號: | B41F7/02;B41F13/18;B41F13/193 |
| 代理公司: | 如皋市江海專利事務所 32216 | 代理人: | 蔡春建 |
| 地址: | 2265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面 單色 硬壓軟 膠印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刷行業中的一種膠印機,具體地說是一種雙面單色硬壓軟膠印機。?
背景技術
經檢索有關專利文獻,目前尚未檢索到與本實用新型結構相同的一種雙面單色硬壓軟膠印機。現有國內雙面單色膠印機一般采取BB型軟壓軟方式進行印刷,由于缺乏專用的剛性壓印滾筒,合壓時兩橡皮滾筒變形較大,印刷時網點易變形,易擴大,細小網點易丟失,嚴重影響著圖像的層次和清晰度。對于硬壓軟式膠印機,專利號ZL201020118450.8公開了一種硬壓軟式單色雙面膠印機,該膠印機雖然在減少網點的變形、擴大等方面有了進步,但也存在著很多缺點:由于第一印刷部與第二印刷部采取上下排列,使得機器的穩定性不足,不適宜較大幅面紙張的高速印刷;專利號ZL201010232349.X公開了一種大對開雙面膠印機,該膠印機采取硬壓軟方式進行印刷,印刷過程中紙張經過四只滾筒的傳遞,使傳遞過程中的誤差減少,傳遞精度提高,降低了重影產生的概率;不足之處是:1、印刷過程為先印正面后印背面,收紙時由于是正面朝上,故不利于印后的紙張收集;2、正面剛性壓印滾筒與收紙機構之間設有后傳紙滾筒,加大了紙張傳遞次數及褶皺的概率,所以有必要對現有膠印機加以改進,達到提高印刷質量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能高速印刷對開、大對開紙張,且印刷質量高、結構緊湊的一種雙面單色硬壓軟膠印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在于:在考慮適宜高速印刷對開、大對開紙張,且印刷質量高、結構緊湊的基礎上設計成由輸紙部件、前傳部件、機架部件、背面印刷部件、正面印刷部件、收紙部件組成的一種雙面單色硬壓軟膠印機,輸紙部件與前傳部件相連,所述的前傳部件與背面印刷部件相連;所述的背面印刷部件與正面印刷部件相連接;所述的前傳部件的傳紙滾筒的直徑與背面印刷部件、正面印刷部件的印版滾筒、橡皮滾筒、壓印滾筒的滾筒直徑相等;所述的正面印刷部件、背面印刷部件為左右排列的結構形式,采取壓印滾筒壓印橡皮滾筒的方式印刷;所述的正面印刷部件與收紙部件相連;所述的前傳部件、背面印刷部件、正面印刷部件分別設置在機架部件上。?
所述的前傳部件為具有擺動器、前一傳紙滾筒、前二傳紙滾筒的傳紙裝置;前一傳紙滾筒與擺動器相結合,前二傳紙滾筒與背面印刷部件相接觸;所述的前一傳紙滾筒、前二傳紙滾筒的直徑相等。?
所述的背面印刷部件由印版滾筒Ⅰ、橡皮滾筒Ⅰ、剛性壓印滾筒Ⅰ、水墨路裝置Ⅰ組成,印版滾筒Ⅰ與水墨路裝置Ⅰ相聯系;所述的剛性壓印滾筒Ⅰ與橡皮滾筒Ⅰ相接觸壓印,所述的印版滾筒Ⅰ、橡皮滾筒Ⅰ、剛性壓印滾筒Ⅰ的直徑相等。?
所述的正面印刷部件由印版滾筒Ⅱ、橡皮滾筒Ⅱ、剛性壓印滾筒Ⅱ、水墨路裝置Ⅱ組成,印版滾筒Ⅱ與水墨路裝置Ⅱ相聯系;所述的剛性壓印滾筒Ⅱ與橡皮滾筒Ⅱ相接觸壓印,所述的印版滾筒Ⅱ、橡皮滾筒Ⅱ、剛性壓印滾筒Ⅱ的直徑相等。?
所述的前傳部件的傳紙滾筒的直徑與背面印刷部件、正面印刷部件的印版滾筒、橡皮滾筒、壓印滾筒的滾筒直徑相等是說前傳部件的前一傳紙滾筒、前二傳紙滾筒的直徑與背面印刷部件的印版滾筒Ⅰ、橡皮滾筒Ⅰ、剛性壓印滾筒Ⅰ,正面印刷部件的印版滾筒Ⅱ、橡皮滾筒Ⅱ、剛性壓印滾筒Ⅱ的直徑相等。?
所述的背面印刷部件的剛性壓印滾筒Ⅰ由滾筒體Ⅰ、支承座Ⅰ、咬紙部件Ⅰ組成,所述的咬紙部件Ⅰ設置在滾筒體Ⅰ上,滾筒體Ⅰ由支承座Ⅰ支承;所述滾筒體Ⅰ為一個設有凹型腔Ⅰ的整體式回轉體;所述的咬紙部件Ⅰ設置在凹型腔Ⅰ中,使得剛性壓印滾筒Ⅰ保證旋轉平衡。?
所述的正面印刷部件的剛性壓印滾筒Ⅱ由滾筒體Ⅱ、支承座Ⅱ、咬紙部件Ⅱ組成,所述的咬紙部件Ⅱ設置在滾筒體Ⅱ上,滾筒體Ⅱ由支承座Ⅱ支承;所述的滾筒體Ⅱ為一個設有凹型腔Ⅱ的整體式回轉體;所述的咬紙部件Ⅱ設置在凹型腔Ⅱ中,使得剛性壓印滾筒Ⅱ保證旋轉平衡。?
使用時,印刷紙張由輸紙部件經前傳部件將紙張傳遞給背面印刷部件進行背面印刷,再通過傳遞將紙張傳遞給正面印刷部件進行正面印刷,印好的紙張經收紙部件收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昌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昌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756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空調系統
- 下一篇:集中熱回收區域獨立控制空調新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