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鐵氧體磁芯研磨加工專用電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75154.6 | 申請日: | 2013-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47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徐振洲;于春賓;黃來委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凱通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17/00 | 分類號: | F27B17/00;F27D3/00;F27D11/00;F27D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氧體 研磨 加工 專用 電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熱設備,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鐵氧體磁芯研磨加工專用電爐。
背景技術
在鐵氧體磁芯研磨加工流程中,有一個操作環節是先用專用松油把磁芯粘在鋼板上,然后,讓粘附有磁芯的鋼板通過電爐加熱,使松油溶化,將磁芯與鋼板牢固的粘合在一起。現有技術中,用于此操作環節的電爐存在以下缺陷:1、粘附有磁芯的鋼板向前推送是由操作人員手工完成,整個操作需要3人以上才能完成整個操作環節,不僅浪費人力、生產效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而且,在周轉過程中,還容易出現產品灑落的現象;2、通過電熱絲加熱,在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電熱絲斷裂而引起的安全事故;3、加熱采用的是直接合閘通電方式,安全系數低;4、熱電偶設置在受熱板與爐體之間的夾層中,容易因測量溫度不準確而造成電能浪費及產品過溫燒焦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鐵氧體磁芯研磨加工專用電爐,以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鐵氧體磁芯研磨加工專用電爐,包括爐架、設置在爐架上的爐體和設置在爐架下方的控制箱,所述爐體內設置有與控制箱相連接的電加熱裝置,所述電加熱裝置的上方安裝有受熱板,所述受熱板上方為產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產品槽的一端外側設有推送氣缸,所述推送氣缸的活塞桿前端上固定有推送板,所述推送板位于產品槽的端口內;所述控制箱的一側設置有氣泵,推送氣缸通過氣壓管道與氣泵相連接。
進一步地說:
所述受熱板內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孔洞,每一個孔洞內分別安裝有用于監測爐體溫度的熱電偶;所述控制箱內設置有與各熱電偶一一對應的溫控表。
所述電加熱裝置為三組電加熱棒。
所述氣泵連接有腳踏控制閥。
所述爐體的殼壁內設有保溫層。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采用推送氣缸向前推送粘附有磁芯的鋼板,一個人即可完成整個環節的操作,能節省人力、提高效率、降低勞動強度,還能避免產品灑落;
2、采用加熱棒加熱,使用壽命長,可降低檢修率,消除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3、在受熱板中打孔安裝測量爐體溫度的熱電偶,測溫準確,從而能節約電能,并能避免產品過溫燒焦現象的發生;
4、加裝溫控儀表,使控溫更加精確,從而提高生產安全系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鐵氧體磁芯研磨加工專用電爐,包括爐架1、設置在爐架1上的爐體2和設置在爐架1下方的控制箱16,所述爐體2的殼壁內設有保溫層3。述爐體2內設置有與控制箱16相連接的電加熱裝置4,本實施例中,所述電加熱裝置4為三組電加熱棒。所述電加熱裝置4的上方安裝有受熱板5,所述受熱板5上方為產品槽7;所述產品槽7的一端外側設有推送氣缸10,所述推送氣缸10通過支架11固定在爐體2的一端外側,其活塞桿9前端上固定有推送板18,所述推送板18位于產品槽7的端口內;所述控制箱16的一側設置有氣泵13,所述氣泵13連接有腳踏控制閥14。推送氣缸10通過氣壓管道12與氣泵13相連接。所述受熱板5內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孔洞,每一個孔洞內分別安裝有用于監測爐體溫度的熱電偶6;所述控制箱16內設置有與各熱電偶6一一對應的溫控表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凱通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凱通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7515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