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減振器的活塞桿組件和具有其的減振器、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70842.3 | 申請日: | 2013-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32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佰活;王剛;汪正兵;呂高峰;葉文周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36 | 分類號: | F16F9/36;F16F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賈玉姣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減振器 活塞桿 組件 具有 車輛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減振器的活塞桿組件和具有其的減振器、車輛。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車輛轉向時,活塞桿相對導向器轉動,復位彈簧下端始終與活塞桿一起轉動,然而,由于防振套與導向器之間存在摩擦力,復位彈簧上端靜止不動;復位彈簧上下端由于扭轉產生勢能,當復位彈簧轉過某個角度,復位彈簧扭力大于防振套與導向器的摩擦力,復位彈簧上端快速轉動,回位與下端并齊,復位彈簧釋放勢能,此時復位彈簧抖動,會產生異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減振器的活塞桿組件,所述活塞桿組件的復位彈簧的上下端能夠同步轉動,不會產生異響。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上述活塞桿組件的減振器。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上述減振器的車輛。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減振器的活塞桿組件,包括:活塞桿;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套設在所述活塞桿上;導向器,所述導向器套設在所述活塞桿上且位于所述復位彈簧的上方;支撐座,所述支撐座套設在所述活塞桿上且位于所述復位彈簧的下方;以及兩個防振套,所述兩個防振套均套設在所述活塞桿上且分別連接在所述復位彈簧的上下兩端,所述兩個防振套分別與所述導向器和所述支撐座止抵。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減振器的活塞桿組件,通過在支撐座和復位彈簧的下端之間設置防振套,可以有效防止復位彈簧的上下端轉動不同步,從而避免車輛轉向時發生異響、防止磨損失效,提高了減振器的使用壽命和整車的舒適性,且防振套可以減小復位彈簧與支撐座之間的振動。
進一步地,所述兩個防振套分別與所述復位彈簧的上下兩端過盈配合。
更進一步地,每個所述防振套上形成有容納槽,所述復位彈簧的相應端與相應的所述容納槽的內壁過盈配合。
可選地,所述容納槽由所述防振套的外周壁的一部分向內凹入而形成。
可選地,所述容納槽為環形。
或者可選地,所述容納槽形成為沿所述防振套的軸向螺旋延伸的螺旋槽。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座的上端設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翻邊。
可選地,所述翻邊與所述支撐座一體成型。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減振器,包括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減振器的活塞桿組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方面的車輛,包括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的減振器。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減振器的活塞桿組件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圖;
圖3是圖1中所示的活塞桿組件的支撐座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100:活塞桿組件;
1:活塞桿;2:復位彈簧;3:導向器;
4:支撐座;41:翻邊;
5:防振套;51:容納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橫向”、“長度”、“寬度”、“上”、“下”、“豎直”、“水平”、“頂”、“底”、“內”、“外”、“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7084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