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霧化裝置及電子煙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70811.8 | 申請日: | 2013-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35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秋明 |
| 主分類號: | A24F47/00 | 分類號: | A24F4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曉紅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霧化 裝置 電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用電子產品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霧化裝置及電子煙。
背景技術
電子煙一般由霧化裝置與電源裝置構成,霧化裝置對煙油進行霧化產生煙霧供用戶吸食,而電源裝置則向霧化裝置供電。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的電子煙的霧化裝置通過與吸嘴過盈配合的第一金屬螺紋件111與套設在本體3外的第二金屬螺紋件112旋合實現吸嘴與霧化裝置的本體3的固定,現有技術的吸嘴1中套設有所述第一金屬螺紋件111的一端延伸出延伸管114,所述延伸管114插置在所述本體3內以保持吸嘴1內的氣流通道與本體內儲油腔33之間的隔絕。
然而,在添加煙油時,將吸嘴1從所述本體3上卸下后,需謹慎地沿所述本體3側壁添加煙油,若煙油添加量過多或添加煙油時發生震蕩,則容易導致煙油向所述本體3內的煙霧流通通道113內溢出,同時吸嘴1插置于本體3內時,很容易沾染煙油,以及煙油容易從所述延伸管114與所述本體3的抵接處滲漏至所述煙霧流通通道113內,使吸煙者吸煙時容易吸到所述煙油,因而影響用戶的吸煙口感。此外,所述煙油還容易從第一金屬螺紋件111和所述第二金屬螺紋件112的連接處滲漏至所述霧化裝置外。
綜上,上述霧化裝置添加煙油不便,且容易向煙霧流通通道113內及所述霧化裝置外滲漏煙油,需要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霧化裝置添加煙油不便,且容易滲漏煙油的缺陷,提供一種霧化裝置,用于與電源裝置組合形成電子煙,包括吸嘴以及與所述吸嘴可拆卸連接的本體,所述本體具有用于將煙霧排出至所述吸嘴內的開口端,所述本體內設置有用于存儲煙油的儲油腔,所述開口端上設置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的底壁設置有連通至所述儲油腔的加油孔,所述容納槽內收容有用于密封所述加油孔的彈性密封件。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霧化裝置中,所述彈性密封件插置于所述加油孔內并與所述加油孔的內壁彈性抵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霧化裝置中,所述彈性密封件的一端抵持所述容納槽,所述彈性密封件的另一端抵持所述吸嘴。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霧化裝置中,所述彈性密封件上開設有用于將所述煙霧導通至所述吸嘴的導通孔。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霧化裝置中,所述彈性密封件外側壁徑向向外凸設有用于抵接所述容納槽側壁的第一凸起。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霧化裝置中,所述本體內形成有用于容納霧化組件的容置腔,所述霧化組件用于對所述儲油腔內的煙油進行霧化并產生所述煙霧,所述容納槽底壁向所述容置腔內延伸出用于引導所述煙霧流向所述導通孔的連通管,所述連通管與所述導通孔連通。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霧化裝置中,所述連通管遠離所述霧化組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納槽內,所述彈性密封件內形成用于容納部分所述連通管的內腔,所述內腔與所述導通孔相連通,所述內腔的側壁徑向向內凸設有用于抵接所述連通管側壁的第二凸起。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霧化裝置中,所述連通管遠離所述開口端的一端套設有收容所述霧化組件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遠離所述連通管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防止煙油向所述本體外滲漏的第一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外側壁抵接所述本體的內壁,所述固定管的外壁、所述本體的內壁以及所述第一連接件圍成所述儲油腔。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霧化裝置中,所述固定管靠近所述儲油腔底部側壁開設有出油孔,用于將所述儲油腔內的所述煙油導出至所述霧化組件并由所述霧化組件進行霧化。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霧化裝置中,所述固定管與所述連通管之間套設有用于防止所述煙油滲入所述連通管內的連接套。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子煙,包括霧化裝置和為所述霧化裝置供電的電源裝置,所述霧化裝置具備上述霧化裝置的任意技術特征。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霧化組件及電子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所述本體的開口端設置容納槽,并在容納槽底壁開設連通至儲油腔的注油孔,在添加煙油時只需從所述開口端拆下吸嘴便可直接經所述加油孔向所述儲油腔注入煙油,且在添加煙油過程中不會發生煙油滲漏,煙油添加完畢后通過彈性密封件對所述加油孔進行密封,最后將吸嘴組裝至所述開口端可始終保持所述吸嘴不沾染煙油,因此更清潔,同時使用過程中由于加油孔始終被所述彈性密封件密封,因此有效避免所述儲油腔與所述吸嘴之間的煙油滲漏。
所述霧化組件通過所述吸嘴自帶的第二螺紋機構與所述本體自帶的第一螺紋機構之間的旋轉配合結構實現所述吸嘴與所述本體之間的連接,由此減少了零件、節約了成本,且提高了組裝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秋明,未經劉秋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7081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LED軌道燈
- 下一篇:一種μ75鐵硅鎳磁粉芯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