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加熱玻璃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70712.X | 申請日: | 2013-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05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高勇;盧軍;賀小昆;臺繼明;曹明;王曉東;畢向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貴研催化劑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02 | 分類號: | B01J19/02;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賽曉剛 |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熱 玻璃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在強腐蝕環境下對介質溶液進行生產工作的裝備系統,通過調整溫度、吸收液、冷凝液分離回流、真空度大小,實現不同的介質溶液在各種需要的模式下進行生產工作。該裝備系統可作為稀有金屬等領域的生產應用研究。
背景技術
稀有金屬溶解、濃縮所涉及的過程都需要進行加熱,這樣對生產裝備系統的各個控制點就至為關鍵。稀有金屬溶液屬于強腐蝕性液體傳統的生產是將介質放入瓷制容器中進行加熱溶解,整個生產工作過程不易控制且存在安全隱患,稀有金屬的溶解屬于劇烈反應,需要操作人員進行過程的觀察監督,在瓷制容器中溶解不利于觀察。在溶解過程中的大量蒸發物易于逸出,對整個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目前多數采用的方式是油加熱雙層玻璃反應釜大量的蒸發物通過冷凝回收改善了生產條件,同時帶來了新的問題:油作為熱媒在傳導過程中管道耐久性差,容易破損、堵塞造成危險;油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分子鏈會縮短,油品下降易積碳、粘稠以及閃點下降易燃。以上問題在生產工作過程中帶來的都屬于極端問題,如果對相關的控制點沒有合理的設計在生產過程中會帶來嚴重的安全事故。通過對稀有金屬的溶解、濃縮裝備的研究,針對每一個控制點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方式,可確保系統可靠、高效、穩定。為稀有金屬溶解、濃縮批量安全生產提供一個研究方向。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了稀有金屬在溶解過程中加熱、回收、密閉、安全、環 保問題,達到清潔生產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電加熱式玻璃反應釜主要用于強腐蝕環境的介質溶解及濃縮,包括玻璃釜體、加熱系統、攪拌系統、加料系統、冷卻循環系統、冷凝回收系統、控制系統、支架構件、出料閥門、連接密封件、真空系統,溶解及濃縮過程整套系統密閉,溶解、濃縮產生的大量蒸汽被冷凝回收,其它逸出的廢氣可通過選擇性吸收液完全吸收,同時冷凝液在驗證后還可重復使用,降低了次生污染保護工作環境。
玻璃釜體容積100L,材質選用硼硅玻璃壁厚3.3mm,加熱形式選用電熱外包裹輻射加熱的形式,通過合理的支架構件將攪拌系統、冷凝系統、釜體固定連接,在相互連接的地方采用各種定制的抗腐蝕的密封件進行連接,連接螺釘需提供相應的壓力補償,在介質溶液加入后,電熱系統開始對釜內介質傳熱根據設定溫度要求進行相應的控制,同時攪拌系統和冷卻循環系統開啟保持介質溶液快速蒸發及蒸汽冷卻快速回流。
支架構件分為支撐件、連接件、定位塊,支撐件采用不銹鋼噴涂特氟龍保證強度同時防腐,連接件采用玻璃鋼鑄造件機械強度高耐腐蝕且輕巧降低支架負荷,定位塊采用對稱壓緊設計便于拆卸調整。
攪拌系統與溶液接觸的地方采用聚四氟乙烯,攪拌槳葉與軸的固定采用軸向壓緊的方式,攪拌軸與釜體的密封采用端面密封,材質采用陶瓷,同時軸與釜的轉動處安置陶瓷軸承。
真空負壓管道采用耐腐蝕負壓軟管,將蒸汽、廢氣吸入冷凝腔,蒸汽通過冷卻進行回流,廢氣通過管道進入負壓溶液槽,廢氣通過溶液槽吸收。
出料閥門采用頂針式設計保證無殘留、無死角。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電加熱式玻璃反應釜結構示意圖,圖2為反應釜蓋示意圖,圖3為帶陶瓷軸承密封頭示意圖,圖4為聚四氟乙烯放液伐示意圖。
圖1中,1為冷凝器,2為托架,3為溢流口,4為法蘭卡箍,5為柔性接管,6為加料口,7為回流罐,8為放液口,9為閥門芯,10為變頻電機,11為萬向接頭,12為連軸接頭,13為機械密封,14為反應釜蓋,15為支架,16為加料孔,17為攪拌槳,18為電熱套,19為放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貴研催化劑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昆明貴研催化劑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707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