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地下連續墻的防滲漏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67742.5 | 申請日: | 2013-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842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謝德強;李凱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1/02 | 分類號: | E02D31/02;E02D19/18;E02D19/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35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 連續 滲漏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基礎或基礎結構的保護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地下連續墻的防滲漏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高層建筑、地鐵及各種大型地下設施日益增多,其基礎埋置深度大,再加上周圍環境和施工場地的限制,將地下連續墻作為基坑的圍護墻及地下構筑物的結構墻是地下工程建設中較常用的一項技術。
地下連續墻成槽前先構筑導墻,導墻承受鋼筋籠、澆筑混凝土用的導管、鉆機等靜、動荷載,具體施工時,在泥漿護壁條件下,使用專門的成槽機械,在地面開挖深槽,然后在槽內設置鋼筋籠并澆筑混凝土,逐步形成地下連續墻。在基坑開挖時,地下連續墻不但起到防滲、擋土的作用,而且是鄰近建筑物基礎的支護,以及承受上部結構荷載的基礎的一部分。然而,基坑土方開挖后,地下連續墻內、外的水頭差對墻體形成側壓力,墻體接縫處的薄弱部位易出現滲水,一般需在地下連續墻與其內側內襯墻之間設置排水溝以排出地下連續墻的滲水。然而,隨著基坑開挖面積和挖深的增加,地下連續墻外側孔隙水壓力也隨之增大,尤其當基坑挖深大于50米時,地下連續墻的滲漏現象會愈發嚴重,如不能及時有效地排出滲漏水,滲漏水逐漸漫延到內襯墻將嚴重影響地下工程的質量。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為201310060423.8,名稱為用于深層地下工程兩墻合一結構的防滲漏施工方法及結構,如圖1所示,其防滲漏施工方法是由下至上沿地下連續墻平縫內鋪設毛細排水帶10,塑膠制作的毛細排水帶10開槽面101上密布橫截面呈Ω形的溝槽,溝槽開槽面101朝向地下連續墻,毛細排水帶10的下端104插入集水管11的槽孔12,由于地下連續墻中水泥漿不可避免地會隨同孔隙水進入溝槽及集水管11內,逐漸淤積終至堵塞,為此,需在毛細排水帶10與集水管11的連接處,以及毛細排水帶10的光滑面102采用硅膠封堵,并用無紡布包裹以防水泥漿進入,這無疑加大了施工的復雜程度,也增加了施工成本,不利于后期的維護。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的地下連續墻防滲漏施工結構中,具有Ω形溝槽的毛細排水帶與集水管連通,為防水泥漿淤積而需在兩者連接處采用硅膠封堵及無紡布包裹,導致加大施工復雜性,增加了施工成本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下連續墻的防滲漏結構,能夠防止地下連續墻滲水滲漏到內襯墻上,保護內襯墻免受雨水侵蝕,防止其潮濕、滲漏和發霉,同時降低施工復雜度和施工成本。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防滲漏結構設置于地下連續墻和內襯墻之間,所述防滲漏結構是由橫向桿件和豎向桿件拼接而成的“Π”形框架結構;所述橫向桿件固定于所述內襯墻上方的邊梁上,所述豎向桿件分別固定在緊鄰所述地下連續墻的扶壁柱上。
進一步地,所述橫向桿件和所述豎向桿件的橫截面均呈“┗”形,所述橫向桿件和所述豎向桿件的陽角均朝向所述地下連續墻。
所述橫向桿件與所述邊梁,以及所述豎向桿件與所述扶壁柱連接的縫隙處均填充建筑防水膠。
所述防滲漏結構由鋁材、鋼材或塑膠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另一種地下連續墻的防滲漏結構,設置于地下連續墻和內襯墻之間,所述防滲漏結構呈“Π”形框架結構,所述防滲漏結構的水平部和豎直部為分別位于所述邊梁和所述扶壁柱側壁上的凹槽。
較佳地,所述凹槽的橫截面為半圓形、三角形或梯形。
所述凹槽的開口漸擴的一端朝向所述地下連續墻和所述內襯墻之間的腔室。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在于:
一、本實用新型的防滲漏結構,是由橫向桿件和豎向桿件拼接而成的“Π”形框架結構,一根橫向桿件固定于邊梁上,兩根豎向桿件分別固定于扶壁柱上,滲漏水經橫向桿件和豎向桿件的引流作用進入排水溝中,實現有組織的引水排水,以達到防止滲漏水滲入內襯墻的目的,保護墻體免受滲水侵蝕,阻止內襯墻體潮濕、滲漏和發霉。而且,橫向桿件和豎向桿件的連接節點位于防滲漏裝置的上部,能夠減少混凝土泥漿在防滲漏裝置上的淤積,避免堵塞。
二、本實用新型的防滲漏結構,采用橫向桿件和豎向桿件橫截面均呈“┗”形的防滲漏結構,各桿件的陽角朝向地下連續墻安裝,既便于現場施工,又避免防滲漏結構出現易淤積泥漿的死角,當地下連續墻中的泥漿伴隨滲漏水沿防滲漏結構流動時,均可由各桿件的光滑垂直面滑落到底部的排水溝內,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毛細排水帶容易淤積甚至堵塞的問題,延長了防滲漏裝置的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677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家庭中水利用沖水裝置
- 下一篇:一種井蓋位置提醒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