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旋耕機側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67553.8 | 申請日: | 2013-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687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明(設計)人: | 盧冬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寧市南北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33/08 | 分類號: | A01B33/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張文 |
| 地址: | 530031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耕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用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旋耕機側板。
背景技術
旋耕機是以旋轉刀齒為工作部件的驅動型土壤耕作機械,又稱旋轉耕耘機,也是與拖拉機配套完成耕、耙作業的耕耘機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強、耕后地表平坦等特點,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目前普通的旋耕機在作業時,側板容易受到泥塊石頭的撞擊,時間一長就會發生形變,甚至破裂,從整體上影響旋耕機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旋耕機側板在旋耕機作業過程中會因泥塊石頭的撞擊而發生形變的問題,并針對該問題提供一種旋耕機側板。
通常,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防止旋耕機側板發生形變就需要提高現有旋耕機側板的機械強度,增加旋耕機側板機械強度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增加側板的厚度,但這種方法會增加旋耕機側板的制作成本,并增加旋耕機的整體重量。本實用新型著重從改變旋耕機側板的機械結構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旋耕機側板,包括側板本體以及設置在側板本體底端的靶刀軸軸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本體兩側邊緣為彎折結構,所述彎折結構包括彎折段以及連接彎折段與側板本體的倒角段,所述倒角段的倒角度數為90°,所述倒角段?的寬度為15mm-20mm,所述彎折段的寬度為30mm-40mm。
本實用新型將所述彎折結構設置成包括彎折段以及連接彎折段與側板本體的倒角段的機械結構,本實用新型發現,對側板本體兩側邊緣進行彎折而形成的彎折結構相對于為側板本體增加了加強筋,使旋耕機側板的整體機械強度增加,通常彎折段的倒角度數為90°,倒角段的寬度為15mm-20mm,彎折段的寬度為30mm-40mm,上述參數能夠達到良好的技術效果,例如現有旋耕機側板的厚度基本為12mm,但本實用新型所述旋耕機側板的厚度可以控制在11mm之內,并且保證機械強度優于現有旋耕機側板。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倒角段的寬度為30mm,彎折段的寬度為19mm。此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大膽的將側板本體的厚度控制在8mm(即所述側板本體的厚度為8mm),而不必擔心側板的遭受泥塊或石頭撞擊時發生形變的技術顧慮,也進一步減少了旋耕機的制造成本,減輕了廣大農民的經濟負擔。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位于旋耕機側板本體底端的耙刀軸軸承座在旋耕機作業時容易混進泥土雜草等物質,加大耙刀軸與耙刀軸軸承座之間的磨損,甚至卡死耙刀軸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措施如下:
所述靶刀軸軸承座包括軸承座本體、設置在軸承座本體一端的密封軸套以及密封圈,所述密封軸套內設有供密封圈插入的密封圈槽。
在軸承座本體一端增設密封軸套以及密封圈,并在密封軸套內增設供密封圈插入的密封圈槽,本領域技術人員只要將密封圈插入密封圈套內即可,從而可以防止液態狀物質(如泥漿、泥水等)進入軸承座本體內,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所述靶刀軸軸承座還包括防塵卡圈以及設置在軸承座本體一端的防塵卡圈槽,防塵卡圈設有卡入防塵卡圈槽的卡入端以及套在耙刀軸上的套入端。當防塵卡圈的卡入端卡入防塵卡圈槽時,防塵卡圈的套入端正好套住耙刀軸,從而能夠防止雜草等卷入耙刀軸軸承座,出現耙刀軸卡死的情況。
為防止軸承座本體磨損,所述靶刀軸軸承座還包括套在部分軸承座本體上?的軸承座防磨塊。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所述一種旋耕機側板中側板本體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所述一種旋耕機側板中側板本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所述一種旋耕機側板中耙刀軸軸承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見圖1至圖3,一種旋耕機側板,包括側板本體10以及設置在側板本體10底端的靶刀軸軸承座,側板本體10兩側邊緣為彎折結構11,所述彎折結構11包括彎折段13以及連接彎折段13與側板本體10的倒角段12,所述倒角段12的倒角度數為90°,所述倒角段12的寬度為30mm,所述彎折段13的寬度為19mm,側板本體10的厚度為8mm,相對于厚度為12mm,相同形狀大小的現有側板而言,本實施例所述側板的機械強度提高了61.2%,實現了減少側板制作用料的同時,提高了機械強度的有益效果。
本實施例所述靶刀軸軸承座包括軸承座本體1、密封圈7、防塵卡圈2、設置在軸承座本體1一端的密封軸套6、防塵卡圈槽15以及套在部分軸承座本體1上的軸承座防磨塊16,防塵卡圈2設有卡入防塵卡圈槽15的卡入端4以及套在耙刀軸3上的套入端5,所述密封軸套6內設有供密封圈7插入的密封圈槽。
使用時,先將密封圈7以及防塵卡圈2分別裝入軸承座本體1一端的密封軸套6以及防塵卡圈槽15,然后再套入耙刀軸3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寧市南北動力有限公司,未經南寧市南北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6755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微耕機開溝器
- 下一篇:圖像記錄方法和圖像記錄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