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用兒童安全座椅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67029.0 | 申請日: | 2013-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980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徐立宏;王積潤 | 申請(專利權)人: | 麥克英孚(寧波)嬰童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26 | 分類號: | B60N2/26;B60R22/26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曉峰 |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兒童 安全 座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用兒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術
車用兒童安全座椅是專為兒童安全乘坐汽車而設計的一種乘坐裝置,在汽車發生碰撞或突然減速的情況下,可以減少對兒童的沖擊力和限制兒童的身體移動來減少對他們的危害。
車用兒童安全座椅設置有安全帶卡扣,用于將兒童固定于車用兒童安全座椅設置上。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其包括放置底座中部的帶有第一安全帶的鎖扣,位于兒童肩部位置的第二安全帶,第二安全帶通過插片插設在鎖扣內。從而束縛住兒童。目前第一安全帶的長度是不可調節的,只能調節第二安全帶的長度,因此操作起來不是特別的方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用兒童安全座椅,該車用兒童安全座椅位于底部位置的第一安全帶的長度是可以調節的,結構比較合理,便于調節下端安全帶的長度,操作很方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車用兒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體,以及帶有第一安全帶的鎖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體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上方放置有按壓件,所述座椅本體上還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按壓件上設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安全帶穿設在第一通孔內,并貼合在按壓件的上端面和右端面,之后穿過從下往上穿過第三通孔后從上往下穿過第二通孔,并最終貼合在凹槽的端面上。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座椅本體上還設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安全帶的一端穿設在第四通孔內。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凹槽的兩端具有傾斜面。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位于底部位置的第一安全帶的長度是可以調節的,結構比較合理,便于調節下端安全帶的長度,操作很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沒有特別說明,圖3中的上端為本實用新型的上端,圖3中的下端為本實用新型的下端,圖3中的左側為本實用新型的左端,圖3中的右側為本實用新型的右端。
參見圖1~圖3,車用兒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體1,以及放置座椅本體1中部的帶有第一安全帶50的鎖扣5,位于兒童肩部位置的第二安全帶3,第二安全帶3通過插片插設在鎖扣內5。
所述座椅本體上開設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上方放置有按壓件7,所述座椅本體1上還設置有第一通孔10,所述按壓件7上設置有第二通孔70和第三通孔72,所述第一安全帶穿設在第一通孔10內,并貼合在按壓件7的上端面和右端面,之后穿過從下往上穿過第三通孔72后從上往下穿過第二通孔70,并最終貼合在凹槽14的端面上。
優選的,所述座椅本體1上還設置有第四通孔12,所述第一安全帶的一端穿設在第四通孔12內。
優選的,所述凹槽14的兩端具有傾斜面。
下面對工作原理作詳細描述:需要調節第一安全帶的長度時,將按壓件7拿出,然后將第一安全帶拉至合適的長度。
當完全第一安全帶的長度調節后,將按壓件7放入凹槽14內,此時第一安全帶貼合在凹槽14和按壓件7上,此時無論從那端都無法調節第一安全帶的長度,從而實現正常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麥克英孚(寧波)嬰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經麥克英孚(寧波)嬰童用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670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汽車前排座椅頭枕
- 下一篇:交通工具用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