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纜原料加工產生的粉塵收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66532.4 | 申請日: | 2013-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40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朋;鄧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中超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4C5/185 | 分類號: | B04C5/1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11301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纜 原料 加工 產生 粉塵 收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電纜原料加工產生的粉塵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如今,在電纜原料加工時,成品料經沸騰床沸騰后,由旋風分離器排出,現在采用的旋風分離器的排風口垂直向上。由于成品料中混有料沫、片狀料等粉塵,其重量極輕,經過沸騰床沸騰后,由旋風分離器排出時,部分成粉塵會隨著旋風分離器的排風口排出,造成車間環境的污染。工作人員又會將這些粉塵吸入體內,影響身體健康。
為了保證生產正常進行,車間內必須定期打掃清理粉塵,每次至少需要4小時,由于粉塵重量極輕,在打掃過程中很難完全清理干凈,造成了清掃的不方便。除此之外,粉塵有可能會進入到料倉,造成質量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纜原料加工產生的粉塵收集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粉塵隨著旋風分離器的排風口排出,從而污染車間環境和粉塵不易清掃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纜原料加工產生的粉塵收集裝置,包括沸騰床、旋風分離器、排風口,其中沸騰床與旋風分離器聯通,旋風分離器上設置有排風口,所述排風口由一彎管構成,且排風口(3)的開口向下,所述排風口開口處連接有粉塵接收裝置。
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進一步改造,所述粉塵接收裝置由粉塵接收袋和粉塵收集容器組成,所述排風口開口處連接粉塵接收袋的一端,所述粉塵接收袋的另一端連接有粉塵收集容器。
進一步,所述粉塵接收袋可以是布袋。
進一步,所述排風口與粉塵接收袋,粉塵接收袋與粉塵收集容器之間均為活動連接,可拆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旋風分離器排風口采用一彎管構成,且排風口的開口向下,并在開口端連接粉塵接收裝置,使得粉塵不再污染車間環境。每次清理粉塵只需將粉塵接收袋或粉塵收集容器取下,清理即可,減少了勞動成本,收集到的粉塵也能做廢品處理,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本實用新型的改造成本低,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前提下,解決了粉塵污染車間環境和粉塵不易清掃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附圖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所示,一種電纜原料加工產生的粉塵收集裝置,包括沸騰床、旋風分離器、排風口,其中沸騰床與旋風分離器聯通,旋風分離器上設置有排風口,排風口3由一彎管構成,且排風口3的開口向下,所述排風口3開口處連接有粉塵接收裝置,粉塵可直接排到粉塵接收裝置中,避免隨著排風口排到車間污染環境。
粉塵接收裝置由粉塵接收袋4和粉塵收集容器5組成,所述排風口3開口處連接粉塵接收袋4的一端,所述粉塵接收袋4的另一端連接有粉塵收集容器5。
粉塵接收袋4可以是布袋,布袋便宜、方便使用。
排風口3與粉塵接收袋4,粉塵接收袋4與粉塵收集容器5之間均為活動連接,可拆卸,使得粉塵清理時簡單方便,每次清理粉塵只需將粉塵接收袋或粉塵收集容器取下,清理即可,減少了勞動成本,收集到的粉塵也能做廢品處理,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中超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中超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6653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中空噴頭
- 下一篇:一種內置擺線型螺旋卸料差速離心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