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管線助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66420.9 | 申請日: | 2013-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036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騰飛;趙義彬;畢征;梁晉榮;張松松;張加新;李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瑞油氣工藝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D1/12 | 分類號: | F17D1/12;B65G53/52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 地址: | 2572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管道輸送裝置領域,特別是一種適用于管道稠油、含雜質的廢水、水泥散料長距離運輸的管線助吹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油田中,含有較大密度的油、水、散料等介質長距離管線運輸時,由于雜質比重較大,在運行時對管線內壁的磨損較大,經過彎頭這類流徑急劇變化管段時易產生介質堆聚對管道通徑影響較大,對油氣儲運有極大的危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比較簡單、易操作的管線運輸助吹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主要由外殼、壓塊、彈性調節結構、緩沖腔組成,其中所述的外殼為筒狀結構,外殼的一端封閉、另一端設有出氣口,所述殼體的內部設有與出氣口連通的緩沖腔,且所述的緩沖腔的側壁設有與其連通的進氣口;所述的緩沖腔內固定有彈性調節結構且彈性調節結構的端部連接能夠與出氣口密封配合的壓塊,且在緩沖腔內部氣壓作用下密封狀態能夠解除而將進氣口、緩沖腔以及出氣口連通。
以上方案進一步改進為:
所述的進氣口垂直于緩沖腔連接。
所述的彈性調節結構為彈簧。
所述外殼、壓塊和彈性調節結構位于同一個軸線上。
所述出氣口為螺旋氣道結構。
本裝置具有操作簡易,成本低廉、適應性強、調節完畢后免維護等特點,其通過壓縮空氣將管線壓力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工況中,以彌補介質在管線內的壓力損耗,達到了介質在較長管線內順利運輸,減少管線內雜質堆積,提高管線使用壽命,減少檢修次數的目的;并且調節機構能夠通過手動或自動操作模式來調節以適應不同的工況,從而來改變壓力與流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出氣口螺旋氣道結構的示意圖;
圖中:1、外殼,2、壓塊,3、彈性調節結構,4、緩沖腔,5、進氣口,6、出氣口,7、外部調節端,8、螺旋氣道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參見圖1-2,一種管線助吹裝置,主要由外殼1、壓塊2、彈性調節結構3、緩沖腔4組成,外殼1、壓塊2和彈性調節結構3位于同一個軸線上;其中外殼1為筒狀結構,外殼1的一端封閉、另一端設有出氣口6,殼體1的內部設有與出氣口6連通的緩沖腔4,且緩沖腔4的側壁設有與其垂直連通的進氣口5;緩沖腔4內固定有彈性調節結構3且彈性調節結構3的一個端部連接能夠與出氣口6密封配合的壓塊2、另一個端部伸出殼體外連接外部調節端,壓塊2在緩沖腔4內部氣壓作用下密封狀態能夠解除而將進氣口5、緩沖腔4以及出氣口6連通。出氣口6為螺旋氣道結構8。
在工作過程中,外殼1焊接在管路上,壓縮空氣經進氣口5到達緩沖腔4;在緩沖腔4的調節下,劇烈變化的壓縮空氣變為較柔和的沖擊氣體并頂開壓塊2對管道內部進行加壓。如不需要補充壓力,壓塊2壓緊在出氣口6處保持管道壓力穩定。通過外部調節端7可以調節彈性調節結構(彈簧)的形變量,即可以設定壓縮空氣頂開壓塊的最小壓力。
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有可能對具體尺寸,或者局部結構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瑞油氣工藝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科瑞油氣工藝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6642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查找管道泄漏點的實際位置的系統
- 下一篇:一種空調制冷式稀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