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行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65327.6 | 申請日: | 2013-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751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雯萱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雯萱 |
| 主分類號: | B62K21/12 | 分類號: | B62K21/12;B62J1/02;B62J6/00;B62J6/06;B62J99/0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114001 遼寧省鞍山市鐵東區中華南***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行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自行車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自行車一般包括車架,車座、車把手和車輪構成,普通自行車的車把手角度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向后彎曲的車把手,另一種是橫向的車把手。這兩種車把手不能根據人們的臂長和習慣來調節握把的角度。另外,普通的自行車還存在減震效果不好;沒有照明、看時間功能;并且它不能調整握把角度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減震效果好、有照明和看時間功能且可根據習慣調整握把角度的一種自行車。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車架、前輪、后輪、剎車器和車座,其結構要點是:所述的車架包括前端相連的平架和下架,下架通過連接架與后輪相連;所述的車座通過立桿設置在平架的后端,在立桿下端、連接架上設置有與立桿相應的減震器,所述的減震器由擋板和第一彈簧構成,擋板通過第一彈簧連接在連接架的上方;在車把外沿設置有橢圓形把手,在車把中部設置有電子表,在車架的前叉處設置有腳踏剎車,所述的腳踏剎車包括與前叉上方立柱通過轉軸相連的腳踏桿,腳踏桿的前端與剎車裝置的閘線相連;在前叉上方的立柱上設置有照明燈和為照明燈提供電能的蓄電池。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減震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車座通過立桿設置在平架的后端,在立桿下端、連接架上設置有與立桿相應的減震器,所述的減震器由擋板和第一彈簧構成,擋板通過第一彈簧連接在連接架的上方;騎行顛簸時,首先人體給車座向下的壓力,向下壓使平架產生向下的形變,使立桿與減震器的擋板接觸,然后繼續向下運動,壓縮第一彈簧;此過程中平架向下產生形變為第一減震過程,立柱下壓擋板和第一彈簧為第二減震過程,經過兩次減震,減震效果更好,使騎行更加舒適。
2、有照明和看時間功能
本實用新型在車把中部設置有電子表,在前叉上方的立柱上設置有照明燈和為照明燈提供電能的蓄電池。晚上騎行時,可通過照明燈照明,外出時還可通過電子表看時間。
3、可根據習慣調整握把角度
本實用新型在車把外沿設置有橢圓形把手;使用者握住橢圓形把手時,根據握緊的位置不同,握把的角度也不同。因此,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來握住橢圓形把手的不同位置,以達到調整握把角度的目的,使用非常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前輪、2為剎車裝置、3為立柱、4為第二彈簧、5為腳踏桿、6為車架、7為減震器、8為擋板、9為第一彈簧、10為連接架、11為后輪、12為托架、13為車座、14為立桿、15為平架、16為下架、17為橢圓形把手、18為電子表、19為車把、20為指南針、21為蓄電池、22為照明燈。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車架6、前輪1、后輪11、剎車器和車座13,所述的車架6包括前端相連的平架15和下架16,下架16通過連接架10與后輪11相連;所述的車座13通過立桿14設置在平架15的后端,在立桿14下端、連接架10上設置有與立桿14相應的減震器7,所述的減震器7由擋板8和第一彈簧9構成,擋板8通過第一彈簧9連接在連接架10的上方;在車把19外沿設置有橢圓形把手17,在車把19中部設置有電子表18,在車架6的前叉處設置有腳踏剎車,所述的腳踏剎車包括與前叉上方立柱3通過轉軸相連的腳踏桿5,腳踏桿5的前端與剎車裝置2的閘線相連;在前叉上方的立柱3上設置有照明燈22和為照明燈22提供電能的蓄電池21。
在后輪11上方設置有托架12,托架12前端與連接架10相連;設置托架12可用來攜帶一些貨品。
可在車把19下方設置指南針20;設置指南針可方便辨別方向,避免迷路。
所述的剎車裝置2既可設置在前輪1也可設置在后輪11。
可在腳踏桿5上設置用于拉起腳踏桿5的第二彈簧4;第二彈簧4的另一端可設置在前叉上方的立柱3上或是車架6上。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次動作過程。
騎行顛簸時,首先人體給車座13向下的壓力,車座13向下壓使平架15產生向下的形變,使立桿14與減震器7的擋板8接觸,然后繼續向下運動,壓縮第一彈簧9;此過程中平架15向下產生形變為第一減震過程,立柱3下壓擋板8和第一彈簧9為第二減震過程。需要照明時可通過照明燈22進行照明。剎車時,用腳踩腳踏桿5,腳踏桿5與前叉上方的立柱3通過轉軸相連,這樣腳踏桿5的后端下壓,前端上揚,帶動剎車裝置2的閘線上拉,起到剎車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雯萱;,未經王雯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653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行車快拆件
- 下一篇:一種裝卸式摩托車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