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脫硝催化劑水平吹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63823.8 | 申請日: | 2013-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483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曹東;劉寧;云端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唐科技產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90 | 分類號: | B01D53/90;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張聚增 |
| 地址: | 10009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催化劑 水平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煙氣處理裝置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脫硝催化劑水平吹灰裝置。
背景技術
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通常所說的氮氧化物NOx有多種不同形式:N2O、NO、NO2、N2O3、N2O4和N2O5,其中NO和NO2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我國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中70%來自于煤的直接燃燒,電力工業是我國主要的燃煤大戶,對火電廠NOx排放的控制已經成為環境控制的必然趨勢。煙氣脫硝是目前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減少NOx排放的方法,具有很高的脫硝效率。
目前,選擇性催化還原(SCR,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脫硝技術是脫硝效率最高、最具市場前景的脫硝技術,已成為國際上高效控制NOx排放的首選。隨著我國對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標準的提高,SCR技術在我國電站中的應用也將越來越廣泛。在SCR脫硝工藝中,氮氧化物在催化劑作用下被氨還原為無害的氮氣和水。反應器是SCR系統的核心部件,是提供煙氣中NOx與NH3在催化劑表面上生成N2和H2O的場所,通常包括放置在合適的支撐架上的兩個或多個獨立的催化劑模塊,其主要功能是承載催化劑,為脫硝反應提供空間,同時保證煙氣流動的順暢與氣流分布的均勻,為脫硝反應的順利進行創造條件。
由于SCR在高粉塵的環境中運行,燃燒產生的灰粒隨煙氣漂浮至催化劑表面,細小的灰粒在層流狀態下聚集與SCR反應器的上游部位,凝聚并最終掉落在催化劑表面,形成搭橋、堵塞。灰粒在催化劑表面的堆積,會導致催化劑中毒,減少催化劑活性表面積,致使催化劑活性嚴重損失。根據煙氣中的含塵量,為防止粉塵沉積,在每層催化劑上安裝有吹灰器,每天進行一次或兩次吹掃以保持催化劑干凈。常用的吹灰裝置有聲波吹灰器、蒸汽吹灰器和壓縮空氣吹灰。
工程實踐證明聲波吹灰器吹灰強度不高,對于已結渣和粘性強的積灰作用不大,不適合中小孔徑催化劑的吹灰,且使用效果不穩定。蒸汽吹灰器增加了煙氣濕度,加速催化劑失活,磨損催化劑的表面,甚至發生腐蝕和堵塞的危險,影響催化劑使用壽命。并且蒸汽吹灰一般采用耙式吹灰,耙式吹灰因其結構在反應器內需要來回移動,從而造成反應器外需要設置較大的蒸汽吹灰檢修平臺,一般約需4米寬,進而造成SCR鋼結構支架用鋼量較大,且工藝布置不方便,再加上耙式吹灰器自身價格不菲,目前的蒸汽吹灰方式不但直接和間接費用較高而且工藝布置受制約較大。
CN202893190U公開了一種新型高效SCR脫硝催化劑吹灰裝置,其中:在SCR反應器內的每層催化劑層的上方位置設有一對導軌,每對導軌上設有一組移動耙,每個移動耙上設有若干個噴嘴,一組移動耙同時與儀用氣管道連通,儀用氣管道與一個穩壓空氣罐連通,儀用氣管道上還設有一個控制閥控制儀用氣管道與穩壓空氣罐連通。該吹灰裝置使用儀用壓縮空氣吹灰,吹灰能量大,對結渣性強和較粘的灰有明顯效果;吹灰用儀用壓縮空氣利用SCR脫硝后煙氣預熱,降低能耗;用移動耙式結構和特殊的清潔催化劑的噴嘴,通過壓縮空氣管路在催化劑上層的來回移動,達到清除灰塵的目的。該吹灰裝置采用豎向氣流吹灰,對催化劑表面磨損非常厲害,會導致催化劑的使用壽命縮短,維護成本變高。同時該裝置與蒸汽耙式吹灰相同,同樣也需要設置較大的吹灰檢修平臺,設備投資成本和維修成本都比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備投資成本小、清灰效果好、對催化劑危害小的脫硝催化劑水平吹灰裝置。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脫硝催化劑水平吹灰裝置,包括若干根支管,支管平行于反應器內壁和催化劑模塊,均布安裝于催化劑模塊上方,支管的長度不小于催化劑模塊沿支管方向上的長度,所述支管的至少一個端部為進氣口,所述支管的至少一個側面間隔設有氣孔,氣孔所在平面與催化劑模塊垂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唐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未經大唐科技產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638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