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暗埋線路探測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61699.1 | 申請日: | 2013-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56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樊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3/00 | 分類號: | G01V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線路 探測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暗埋線路探測儀,屬于電工電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代建筑中,供電線路的敷設方式均為暗敷。在工程上和房屋的二次裝修中,由于不知道線路的走向,經常出現電鉆把電線打斷的事件,如能發明一種暗埋線路探測儀,在工程上和房屋的二次裝修時能探測出暗埋線路的位置,在現有技術中是很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暗埋線路探測儀,以用于解決工程上和房屋的二次裝修時準確探測出暗埋線路的位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暗埋線路探測儀,包括感應片1、非門Ⅰ2、非門Ⅱ3、非門Ⅲ4、定值電阻Ⅰ5、發光二極管6、三極管7、定值電阻Ⅱ8、電源開關9、電源10、定值電阻Ⅲ11、電解電容12、定值電阻Ⅳ13、定值電阻Ⅴ14;其中感應片1分別接非門Ⅰ2的輸入端和定值電阻Ⅲ11的一端,非門Ⅰ2的輸出端分別接非門Ⅱ3的輸入端、定值電阻Ⅳ13和定值電阻Ⅴ14的一端,定值電阻Ⅲ11的另一端分別接電解電容12的一端和定值電阻Ⅳ13的另一端,非門Ⅱ3的輸出端接非門Ⅲ4的輸入端,非門Ⅲ4的輸出端接定值電阻Ⅰ5的一端,定值電阻Ⅰ5的另一端接三極管7的基極,三極管7的集電極接發光二極管6的負極,發光二極管6的正極與定值電阻Ⅱ8的一端連接,定值電阻Ⅱ8的另一端接電源開關9,電源開關9再與電源10的正極連接,電源10的負極分別連接三極管7的發射極、電解電容12和定值電阻Ⅴ14的另一端。
所述感應片1為導體。
所述非門Ⅰ2、非門Ⅱ3、非門Ⅲ4、定值電阻Ⅰ5、發光二極管6、三極管7、定值電阻Ⅱ8、電源開關9、電源10、定值電阻Ⅲ11、電解電容12、定值電阻Ⅳ13、定值電阻Ⅴ14均為市售元件。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
電路靜態工作過程(即沒有感應信號)是:當電源開關9接通時,電解電容12經定值電阻Ⅲ11給非門Ⅰ2輸入端輸入零電平,使非門Ⅰ2輸出高電平。該高電平經定值電阻Ⅳ13再向電解電容12充電,當電解電容12電壓上升到一定值時,非門Ⅰ2工作在從高電平向低電平轉換的臨界工作點上(電壓值約為1.2V)。此時,由于受定值電阻Ⅴ14的負載作用,非門Ⅰ2的輸出值略低于使非門Ⅰ2的輸出由高向低電平轉換的輸入閾值,且非門Ⅰ2的這個值由定值電阻Ⅲ11、定值電阻Ⅳ13組成的反饋回路加以保持。電路中的定值電阻Ⅴ14決定非門Ⅰ2輸出電壓值,其阻值越大,非門Ⅰ2的輸出電壓越高,電路中的靈敏度越高。
電路動態工作過程(即有感應信號)是:當感應片1感應到交流導線產生的交流信號時,在定值電阻Ⅲ11、電解電容12回路中產生壓降,當電場為負半周時,非門Ⅰ2輸入端電壓下降,于是非門Ⅰ2輸出電壓高于非門Ⅱ3閾值的高電平,使非門Ⅱ3翻轉而輸出低電平,此時非門Ⅲ4輸出高電平,使三極管7導通,發光二極管6發光,探測到交流導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房屋的二次裝修時準確探測出線路的位置,避開對線路暗埋位置處的施工,達到保護供電線路的目的;該設備簡單,方便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1為感應片、2為非門Ⅰ、3為非門Ⅱ、4為非門Ⅲ、5為定值電阻Ⅰ、6為發光二極管、7為三極管、8為定值電阻Ⅱ、9為電源開關、10為電源、11為定值電阻Ⅲ、12為電解電容、13為定值電阻Ⅳ、14為定值電阻Ⅴ。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暗埋線路探測儀,包括感應片1、非門Ⅰ2、非門Ⅱ3、非門Ⅲ4、定值電阻Ⅰ5、發光二極管6、三極管7、定值電阻Ⅱ8、電源開關9、電源10、定值電阻Ⅲ11、電解電容12、定值電阻Ⅳ13、定值電阻Ⅴ14;其中感應片1分別接非門Ⅰ2的輸入端和定值電阻Ⅲ11的一端,非門Ⅰ2的輸出端分別接非門Ⅱ3的輸入端、定值電阻Ⅳ13和定值電阻Ⅴ14的一端,定值電阻Ⅲ11的另一端分別接電解電容12的一端和定值電阻Ⅳ13的另一端,非門Ⅱ3的輸出端接非門Ⅲ4的輸入端,非門Ⅲ4的輸出端接定值電阻Ⅰ5的一端,定值電阻Ⅰ5的另一端接三極管7的基極,三極管7的集電極接發光二極管6的負極,發光二極管6的正極與定值電阻Ⅱ8的一端連接,定值電阻Ⅱ8的另一端接電源開關9,電源開關9再與電源10的正極連接,電源10的負極分別連接三極管7的發射極、電解電容12和定值電阻Ⅴ14的另一端。
所述感應片1為導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616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