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鐵路車輛專用設備軌枕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59472.3 | 申請日: | 2013-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60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孟志剛;徐家康;楊太;潘晉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孟志剛;徐家康;楊太;潘晉貴 |
| 主分類號: | E01B3/00 | 分類號: | E01B3/00;E01B3/28;B61L1/00;B61L1/18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錦超;吳立 |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鐵路車輛 專用設備 軌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鐵路車輛專用設備軌枕,屬于軌道交通的軌枕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鐵路線路上使用的軌枕為鋼筋混凝土軌枕,現有的鋼筋混凝土軌枕是截面為梯形的長條狀的塊體,但是隨著高速列車的運行,列車軌道上需要安裝很多的車輛專用設備,如紅外軸測探頭及車號設備探頭等,安裝這些車輛專用設備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將電纜穿過軌道。
目前采用的安裝方式是將這些設備安裝在鋼軌上,安裝時需要將鋼軌卸下后才能安裝,安裝復雜,而且工人的勞動強度很高,同時在這些設備在安裝過程中,電纜也需要挖溝來穿過軌道,在軌道底部挖溝容易降低軌道的強度,電纜長期埋在地下,會對電纜造成腐蝕,減少了電纜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且能夠方便安裝鐵路專用設備和電纜的鐵路車輛專用設備軌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鐵路車輛專用設備軌枕,包括截面為梯形的長條狀的軌枕體,所述軌枕體的頂面橫向設有兩個鋼軌支撐槽,所述軌枕體頂面中部沿長度方向上設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底面低于鋼軌支撐槽的底面,通槽內間隔設置有至少一個鐵路設備安裝槽,在軌枕體的內部還設有電纜過軌通道和探頭電纜通道。
所述鋼軌支撐槽兩側的軌枕體頂面設有用于固定鋼軌的多個螺紋孔。
所述鐵路設備安裝槽的底面內設有多個安裝孔,在鐵路設備安裝槽周圍的通槽底面上設有多個鐵路設備安裝螺紋孔。
所述鐵路車輛專用設備軌枕材質為混凝土。
本實用新型跟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在軌枕體的內部設有電纜過軌通道和探頭電纜通道,這樣就改變了現有車輛專用設備安裝時控制電路電纜挖溝埋設的做法,大大減小了對電纜的腐蝕,延長了電纜的使用壽命。
2、在軌枕體上設有鐵路設備安裝槽,這樣就只需要一次鋪設就能夠永久使用,不需要在安裝鐵路設備時將鋼軌拆卸后再進行安裝,而且預先已經設好鐵路設備的安裝位置,設備拆裝便捷且安裝尺寸精準。
3、電纜通過電纜過軌通道和探頭電纜通道穿過軌道,避免了設備安裝時電纜挖溝穿過軌道時對路基造成的影響,同時在大型養路機械作業時也不會對設備電纜路造成損傷。
4、采用本實用新型鐵路車輛專用設備軌枕進行軌道鋪設能夠大大降低設備的安裝、維修和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鐵路車輛專用設備軌枕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中1為軌枕體,2為鋼軌支撐槽,3為通槽,4為鐵路設備安裝槽,5為電纜過軌通道,6為探頭電纜通道,7為螺紋孔,8為安裝孔,9為鐵路設備安裝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鐵路車輛專用設備軌枕,包括截面為梯形的長條狀的軌枕體1,所述軌枕體1的頂面橫向設有兩個鋼軌支撐槽2,所述軌枕體1頂面中部沿長度方向上設有通槽3,所述通槽3的底面低于鋼軌支撐槽2的底面,通槽3內間隔設置有至少一個鐵路設備安裝槽4,在軌枕體1的內部還設有電纜過軌通道5和探頭電纜通道6。
所述鋼軌支撐槽2兩側的軌枕體1頂面設有用于固定鋼軌的多個螺紋孔7;預設鋼軌螺紋孔,可以保證鋼軌的安裝位置準確,且能夠增架鋼軌的穩定性。
所述鐵路設備安裝槽的底面內設有多個安裝孔8,在鐵路設備安裝槽4周圍的通槽3底面上設有多個鐵路設備安裝螺紋孔9;通過預設安裝孔8和鐵路設備安裝螺紋孔9,可以保證鐵路專用設備安裝位置的準確性,且能夠增強鐵路專用設備安裝的穩定性。
所述鐵路車輛專用設備軌枕材質為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軌枕可以延長軌枕的使用壽命,軌道穩定性好,且能夠滿足高速和大運量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在軌枕體的內部設有電纜過軌通道5和探頭電纜通道6,這樣就改變了現行車輛專用設備安裝時控制電路電纜挖溝埋設的做法,大大減小了對電纜的腐蝕,延長了電纜的使用壽命;將電纜通過電纜過軌通道5和探頭電纜通道6穿過軌道,避免了設備安裝時電纜穿越線路對路基造成的影響,同時在大型養路機械作業時也不會對設備電纜路造成損傷。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孟志剛;徐家康;楊太;潘晉貴,未經孟志剛;徐家康;楊太;潘晉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5947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