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除油霧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854648.6 | 申請日: | 2013-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249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小平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奧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曉明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霧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尾氣凈化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除油霧器。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yè)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工業(yè)生產(chǎn)逐步實現(xiàn)了自動化,在工業(yè)生產(chǎn)的自動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使到了各種自動化設備。自動化設備在工作過程中產(chǎn)生的尾氣通常含有油霧,如果將這些尾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將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為了防止尾氣污染環(huán)境,目前一般通過除油霧器對尾氣進行處理,將尾氣中的油霧分離出來后得到凈化后的氣體輸出。
現(xiàn)有的除油霧器一般包括進氣機構、噴水機構、旋風分離器和水箱,噴水機構用于在進氣機構的進氣口處噴水使尾氣和水混合,進氣機構與旋風分離器連通用于將尾氣和水的混合物輸入旋風分離器中,水箱與旋風分離器連通用于接收旋風分離器中分離出來的含油水。該除油霧器的工作過程為:首先在水箱內(nèi)裝入適量的水,將設備排出的尾氣輸入到進氣機構內(nèi),噴水機構連接水源后在進氣機構的進氣口處噴射水滴,尾氣與水混合后經(jīng)過進氣機構輸入到旋風分離器中,尾氣與水的混合物在旋風分離器作用下實現(xiàn)油氣分離,分離出的氣體通過旋風分離器的輸出端輸出,分離出的含油水沿著旋風分離器的內(nèi)側壁沉降到水箱內(nèi)與水箱內(nèi)的水混合,因為油的密度比水小,油粒子在自身重力下會逐步緩慢與水分離浮在水面上形成一層浮油,當浮油累積到一定厚度后,設備管理人員打開水箱將浮油撈出,由此導致該除油霧器操作不方便,且無法實時清除浮油。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可以實時清除浮油的除油霧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除油霧器,包括旋風分離器、進氣機構、用于向所述的進氣機構的進氣口處噴水的噴水機構和水箱,所述的水箱位于所述的旋風分離器下方且與所述的旋風分離器連通,所述的旋風分離器外設置有排油機構,所述的水箱底部設置有向所述的水箱內(nèi)部發(fā)射超聲波的超聲波發(fā)射單元,所述的排油機構包括集油箱和第一管道,所述的第一管道連通所述的水箱和所述的集油箱,所述的第一管道位于所述的水箱內(nèi)的端口為進油口,所述的第一管道的進油口水平設置且其高出水箱內(nèi)水面2-3cm,所述的集油箱與所述的旋風分離器連通,所述的旋風分離器的輸出端處設置有除霧器,所述的進氣機構包括文丘里管和第二管道,所述的文丘里管的一端為所述的進氣機構的進氣口,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另一端為所述的進氣機構的出氣口,所述的文丘里管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的第二管道與所述的旋風分離器的輸入端連通。
所述的噴水機構包括高壓水泵和噴嘴,所述的高壓水泵的輸出端與所述的噴嘴連接,所述的噴嘴設置在所述的進氣機構的進氣口處,所述的高壓水泵的輸入端與所述的水箱連通,所述的高壓水泵的輸入端與所述的水箱的連接處位于所述的水箱的中下部。
所述的水箱內(nèi)設置有液位控制器,所述的水箱上設置有進水閥門、排水閥門、放空閥門和液位觀測鏡。
所述的旋風分離器內(nèi)設置有圍成一圈的多個噴嘴,多個噴嘴分別與所述的高壓水泵的輸出端連接,多個噴嘴設置在靠近所述的旋風分離器的輸出端處。
所述的旋風分離器與所述的水箱連通的一端設置有鮑爾環(huán)填料。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通過在旋風分離器外設置有排油機構,水箱底部設置有超聲波發(fā)射單元,排油機構包括集油箱和第一管道,第一管道連通水箱和所述的集油箱,第一管道位于所述的水箱內(nèi)的端口為進油口,第一管道的進油口水平設置且其高出水箱內(nèi)水面2-3cm,集油箱與旋風分離器連通,旋風分離器的輸出端處設置有除霧器,進氣機構包括文丘里管和第二管道,噴水機構在進氣機構的進氣口處噴射水滴,含油霧尾氣與噴水機構噴出的水滴在文丘里管的收縮管內(nèi)混合后流速逐漸增大,在進入文丘里管的喉管時流速達到最大值,含油霧尾氣和水滴高速通過文丘里管的喉管并在喉管處充分接觸達到飽和,油霧表面附著的氣膜被沖破,油霧被水滴濕潤并發(fā)生激烈凝聚,在通過文丘里管的擴散管時,氣流速度減小,壓力回升,油霧與水滴凝聚成含油霧水滴后隨著氣流一起進入旋風分離器中,旋風分離器外殼產(chǎn)生的強大旋轉(zhuǎn)力并借助氣流離心力的力量將含油霧水滴分離出來并沉降在水箱中,水箱中的水變成含油水,水箱底部裝有超聲波發(fā)射單元發(fā)射超聲波使水箱內(nèi)含油水形成亞空化工作狀態(tài),促使含油水中的油粒子凝聚乳化形成浮油漂浮在水面上,同時含油水吸收部分超聲波轉(zhuǎn)化成熱量,降低含油水的粘度,促使含油水中油粒子與水快速分離后上浮,當浮油面超過進油口時,浮油通過第一管道流到集油箱中,由此實現(xiàn)了水面浮油的實時清除,操作方便,并且對尾氣中油霧的去除效率可達到9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小平,未經(jīng)林小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54648.6/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