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輪邊支承軸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54550.0 | 申請日: | 2013-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76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壽明;李惠軍;王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運良轉向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02 | 分類號: | F16C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順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沈履君 |
| 地址: | 200949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承軸鍛件,特別是一種輪邊支承軸。
背景技術
輪邊支承軸是工程機械及載重車輛如裝載機、挖掘機、及重型載重車輛上的主要部件,它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要承受極大的扭矩和交變應力作用,尤其是花鍵部位在工作過程中要承受輪邊減速機構傳遞的雙向非對稱交變扭轉載荷,并在工作中頻繁承受車輛啟動、倒車、加速、剎車等過程帶來的沖擊,此類沖擊工況占車輛工作時間的1/3左右。因此要求產品具有沿軸向分布的全纖維金屬流線、足夠的剛度、耐磨性和極高的回轉精度,是工程機械車輛及重型載重車輛上的一類安保件。
但目前的軸承加油孔直徑6毫米,壁厚2毫米。在熱處理(中頻淬火)時很容易產生裂紋。造成工件報廢,成品率很低。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成本低,機械性能好的輪邊支承軸。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輪邊支承軸,包括:輪轂軸,在所述輪轂軸內設有軸承孔,在所述輪轂軸的尾端設有內螺紋;蓋板,所述蓋板設置在所述輪轂軸的尾端;其中所述蓋板包括蓋板本體以及環接在所述蓋板本體外側的限位板;外螺紋,所述外螺紋設置在所述蓋板本體外側,所述內螺紋與所述外螺紋相匹配;加油孔軸,所述加油孔軸設置在所述輪轂軸上,所述加油孔軸尾端的內直徑為3.8毫米,所述加油孔軸尾端的壁厚為4.1毫米。
在所述蓋板上還設有加強筋。
本實用新型輪邊支承軸采用加油孔直徑改為3.8毫米,壁厚4.1毫米。中頻淬火時在孔中塞銅棒。保證孔壁厚不會產生裂紋。產品合格率有顯著提供,使用簡便可操作性強等特點。提高產品質量,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輪邊支承軸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輪邊支承軸蓋板俯視圖。
本實用新型輪邊支承軸附圖中附圖標記說明:
1-輪轂軸????2-蓋板??????3-限位板
4-外螺紋????5-加油孔軸??6-加強筋
7-蓋板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輪邊支承軸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輪邊支承軸,包括:輪轂軸1,在輪轂軸1內設有軸承孔,在輪轂軸1的尾端設有內螺紋;蓋板2,蓋板2設置在輪轂軸1的尾端;其中蓋板2包括蓋板本體7以及環接在蓋板本體7外側的限位板3;外螺紋4,外螺紋4設置在蓋板本體7外側,內螺紋與外螺紋4相匹配;加油孔軸5,加油孔軸5設置在輪轂軸1上,加油孔軸5尾端的內直徑為3.8毫米,加油孔軸5尾端的壁厚為4.1毫米。
在蓋板2上還設有加強筋6。
本實用新型輪邊支承軸采用加油孔軸直徑改為3.8毫米,壁厚4.1毫米。中頻淬火時在孔中塞銅棒。保證孔壁厚不會產生裂紋。產品合格率有顯著提供,使用簡便可操作性強等特點。提高產品質量,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上已對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造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的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運良轉向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運良轉向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545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