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大型清潔燃燒電站主廠房布置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53652.0 | 申請日: | 2013-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31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淵;孫萍;徐尹生;馬寶社;劉世鑄;朱思成;許亞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凱迪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5/02 | 分類號: | E04H5/0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琳萍;唐萬榮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型 清潔 燃燒 電站 廠房 布置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大型清潔燃燒電站的主廠房布置結構,尤其是涉及采用二爐一機的大型循環流化床機組的主廠房布置結構。
背景技術
國內大型火力發電廠300MW以上的機組配置是一爐一機,?受到循環流化床鍋爐單臺容量的限制,以及單臺600MW循環流化床鍋爐的可靠性、經濟性等原因,對于600MW循環流化床機組就采用二爐一機的機組配置。
國內大型火力發電廠其主廠房通常布置采用四列式,四列式即汽機房、除氧間、煤倉間和鍋爐房,汽機房零米設有凝汽器、凝結水泵和凝泵坑,運行層設有汽輪機發電機組;除氧間零米設有給水泵,上層設有多級低壓加熱器,運行層設有多級高壓加熱器,除氧器布置在高壓加熱器正上方;煤倉間的上方布置煤倉。除氧間和煤倉間均采用單排架結構,布置于汽機房和鍋爐房之間,傳統的除氧間和煤倉間兩個單排架結構,造成整體跨度大,占地面積大,施工周期長,汽水管道長,初投資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傳統的除氧間和煤倉間的兩個單排架結構順序排列造成的跨度大、占地面積大、汽水管線長、施工工期長、初投資高等缺點,提供一種大型清潔燃燒電站主廠房的布置結構,取消除氧間單框架結構,縮短主廠房跨度,有效降低主廠房占地面積和總體造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大型清潔燃燒電站主廠房布置結構,包括汽機房、煤倉間和鍋爐房,所述的汽機房、煤倉間和鍋爐房沿深度方向順序排列,與深度方向垂直的方向設置兩個并列間隔的鍋爐房,各鍋爐房中設置一臺鍋爐;汽機房由下至上分為三層:零米層設有凝汽器和凝結水泵,凝汽器和凝結水泵位于凝泵坑中,零米層上方的中間層為管道層,中間層之上的運行層設有一臺汽輪機發電機組;其特征在于:煤倉間緊鄰鍋爐房前的爐前通道,煤倉間由下至上分為四層:第一層零米層設有給水泵,第二層設有多級低壓加熱器,第三層設有多級高壓加熱器,煤倉布置在高壓加熱器正上方的第四層煤倉給煤機層中;除氧器單獨布置在煤倉間外側、且位于兩座鍋爐房之間的爐前通道頂部上方。
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鍋爐為循環流化床鍋爐。
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煤倉間為單框架結構,煤倉間內給水泵、高壓加熱器、低壓加熱器周圍均設有運行檢修通道。
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除氧器與煤倉給煤機層位于同一標高,除氧器周圍設有運行檢修通道。
按上述技術方案,汽機房運行層和煤倉間第三層位于同一標高。
按上述技術方案,煤倉間第二層設有兩級低壓加熱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將給水泵、低壓加熱器和高壓加熱器布置于煤倉間正下方,取消除氧間單框架結構,除氧器露天布置于煤倉間外側、兩座鍋爐房之間爐前通道的頂部上方,縮短主廠房跨度,減小汽機房和鍋爐房之間的距離,減少汽水管線,減小主廠房體積,降低土建費用,縮短施工工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布置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布置的右視圖;
附圖標記:1.鍋爐房,2.汽機房,3.煤倉間,4.?汽輪機發電機組,5.凝汽器,6.凝泵坑,7.低壓加熱器,8.除氧器,9.爐前通道,10.高壓加熱器,11.給水泵,12.管道層。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大型清潔燃燒電站主廠房布置,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說明。
圖1、圖2,所示的大型清潔燃燒電站主廠房布置結構,主要包括鍋爐房1、汽機房2、煤倉間3、汽輪機發電機組4、凝汽器5、凝泵坑6、低壓加熱器7、除氧器8、爐前通道9、高壓加熱器10、給水泵11、管道層12共同構成的主廠房。
汽機房2、煤倉間3、鍋爐房1順序布置。
汽機房2零米設有凝汽器5、凝結水泵和凝泵坑6,零米層上方的中間層為管道層12,中間層之上的運行層設有一臺汽輪機發電機組4。
煤倉間3零米設有給水泵11,第二層設有多級低壓加熱器7,第三層設有多級高壓加熱器10,煤倉布置在高壓加熱器10正上方構成煤倉給煤機層。
除氧器8布置在煤倉間3外側,布置于兩座鍋爐房1之間,爐前通道9上方的給煤機層。
本實用新型將給水泵11、低壓加熱器7和高壓加熱器10布置于煤倉間3正下方,取消除氧間單框架結構,除氧器8露天布置于煤倉間3外側、兩座鍋爐房之間爐前通道的上方,縮短主廠房跨度,減小汽機房2和鍋爐房1之間的距離,減少汽水管線,減小主廠房體積,降低土建費用,縮短施工工期。
對于600MW二爐一機的循環流化床機組的主廠房,采用本方案時,汽機房+煤倉間跨度在40m,除氧煤倉間的容積為45050m3;而不采用本方案的同容量機組,汽機房+除氧間+煤倉間跨度在50m,除氧煤倉間的容積為76925m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凱迪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凱迪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536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組合生物填料及其除臭裝置
- 下一篇:靜態圖像電力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