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折疊排水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52720.1 | 申請日: | 2013-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397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猛 |
| 主分類號: | B60P3/00 | 分類號: | B60P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4201 福建省龍***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疊 水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水搶險車,具體涉及一種雙折疊排水車。
背景技術
排水車是一種用于搶險救災的特種車輛,現有的排水車一般攜帶有可展開的排水管。例如本申請的發明人在先申請的一種主要用于城市排澇排水,地下室、低洼地帶排水以及抗旱供水的折疊式排水搶險車(專利號為CN201320044257.8)。它主要包括了汽車本體,所述汽車本體的前側設置有駕駛室,其后側設置有載物平臺。所述載物平臺后部上側設置有一轉盤,所述轉盤上設置有可折疊排水管。所述可折疊排水管包括復數根排水直管和連接在兩相鄰排水直管之間的折疊關節部,所述折疊關節部包括用于連通兩相鄰排水直管的排水軟管,以及兩端部分別鉸接在兩相鄰排水直管上的連桿和液壓缸。所述可折疊排水管的第一節排水直管豎直穿設在轉盤中部區域,所述可折疊排水管的最后一節排水直管上安裝有液壓水泵。雖然該排水搶險車的每節排水管都能夠活動靈活、自由,操作簡單、方便,大大提高排澇排水效率。但由于該排水搶險車僅有單個可折疊排水管,車身的平衡性差,尤其是在再長距離作業時,容易引起車身的翹起或側翻。再者,由于該排水搶險車僅有單個可折疊排水管,其工作效率還存在提高的空間。本申請的發明人為了進一步完善之前的發明,特提出本申請。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折疊排水車,該雙折疊排水車不僅能更好地保持車身的平衡,具有更強的復雜環境適應力,能在特定的環境起到更好作用,還具有更高的雙倍的工作效率,且能在不接外水管的情況,把水送的更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雙折疊排水車,包括汽車本體,所述汽車本體的前側設置有駕駛室,其后側設置有載物平臺,其中:所述載物平臺的前、后側部分別設置有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所述第一、第二轉盤上設置有可折疊排水管。
進一步,所述可折疊排水管包括復數根排水直管和連接在兩相鄰排水直管之間的折疊關節部,所述折疊關節部包括用于連通兩相鄰排水直管的排水軟管,以及兩端部分別鉸接在兩相鄰排水直管上的連桿和液壓缸;所述可折疊排水管的第一節排水直管豎直穿設在轉盤中部區域,所述可折疊排水管的最后一節排水直管上安裝有水泵。所述水泵為液壓泵。
進一步,為了充分利用載物平臺上的空間以及保持車身的平衡,所述第一轉盤設置在載物平臺的左前側部,所述第二轉盤設置在載物平臺的右后側部;或者所述第一轉盤設置在載物平臺的右前側部,所述第二轉盤設置在載物平臺的左后側部。所述載物平臺后部下側設置有液壓支撐腳。所述載物平臺中部設置有用于支撐可折疊排水管的支柱。
進一步,所述載物平臺上還設置有液壓系統,所述液壓系統包括控制柜、油箱、調壓閥、?、柱塞泵、取力器、多路閥和若干輸油管路,所述柱塞泵的動力輸入端與汽車本體的發動機動力輸出軸傳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第一節排水直管的下端連接有一橫向排水管,以利從折疊式排水搶險車的兩側直接排水或接排水管。所述可折疊排水管的第一折疊關節部的第一液壓缸一端鉸接在轉盤上,另一端鉸接在第二排水直管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由于該雙折疊排水車的載物平臺的前、后側部分別設置有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所述第一、第二轉盤上設置有可折疊排水管,而且第一、第二轉盤是關于載物平臺中心對稱分布,不管是在待命時還是在工作時,都能很好地保持車身的平衡,防止車身的翹起或側翻,具有更強的復雜環境適應力,能在特定的環境起到更好作用,工作能力更強;二是由于具有兩個可折疊排水管,可以同時進行排水作業,工作效率更高;三是當需要長距離排水作業時,可以在不接外水管的情況下,經兩個可折疊排水管對接,實現長距離的排水作業,工作范圍更大。總之,該雙折疊排水車不僅能更好地保持車身的平衡,具有更強的復雜環境適應力,能在特定的環境起到更好作用,還具有更高的雙倍的工作效率,且能在不接外水管的情況,把水送的更遠。
附圖說明
圖1為具有三節可折疊排水管的雙折疊排水車的的收回狀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三節可折疊排水管分別向前后旋轉展開的示意圖。
圖3為具有四節可折疊排水管的雙折疊排水車的的收回狀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四節可折疊排水管分別向前后旋轉展開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猛,未經陳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527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