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間歇式電位逐點跟蹤式電池充電電路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851555.8 | 申請日: | 2013-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006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房旗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房旗凱 |
| 主分類號: | H02J7/04 | 分類號: | H02J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間歇 電位 跟蹤 電池 充電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學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應用電位逐點跟蹤法充電的電池充電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充電器的充電電路為開關電源電路,是自激和反激的拓撲電路,這個電路的電路特性決定了電路效率只能達到68%-85%,因在某個充電階段只耗電并不做功,所以在整個充電過程中的總效率只有68-70%,用高頻直流充電,這種高頻直流充電是靠電流慢慢的抬升電池電壓,這個過程會造成大量的熱量,并且伴隨大量的析氣。大量析氣會導致電池失水。電池失水會導致不可逆硫酸鉛晶體結晶,循環(huán)壽命隨結晶上升而下降。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除去外力因素損壞外,主要的老化失效全部來自于失水后的容量下降,用普通充電方式充電平均循環(huán)壽命在150-250次。遠遠沒有到達鉛酸電池的設計壽命。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為了避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應用電位逐點跟蹤法原理進行充電的電池充電系統(tǒng),以提高充電系統(tǒng)的充電效率及電池的循環(huán)使用壽命。
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間歇式電位逐點跟蹤式電池充電電路,其結構特點在于,包括極性檢測電路,電位逐點跟蹤電路,充電電源電路與控制保護電路;所述極性檢測電路用于對電池極性的檢測;所述電位逐點跟蹤電路用于實時檢測電池電壓變化;所述充電電源電路用于實施對電池充電;所述控制保護電路用于保護整體電源電路。
本發(fā)明結構特點還在于:
所述極性檢測電路組成包括二極管D3、保險絲BX、電阻R9、電阻RB、穩(wěn)壓二極管Z1、三端穩(wěn)壓管Z2、電容C5;所述二極管D3的正極與充電電池正極連接,負極連接VCC端,VCC端與保險絲BX連接;所述保險絲BX、電阻R9、電阻RB依次串聯(lián)后與三端穩(wěn)壓管Z2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Z1的正極與三端穩(wěn)壓管Z2的輸入端連接,負極與三端穩(wěn)壓管Z2的接地端連接;所述電容C5一端與三端穩(wěn)壓管Z2的輸出端鏈接,另一端與三端穩(wěn)壓管Z2的接地端連接;所述三端穩(wěn)壓管Z2的輸出端連接單片機的正5V,所述單片機的負端與三端穩(wěn)壓管Z2的接地端連接。
所述電位逐點跟蹤電路連接在充電電池的兩極,由電阻R15、電阻R15B、電阻R16、穩(wěn)壓二級管Z3和電容C9以及單片機信號檢測腳PVOL構成,所述電阻R15與電阻R15B串聯(lián);所述電阻R16、穩(wěn)壓二級管Z3、電容C9相互并聯(lián)后與電阻R15、電阻R15B串聯(lián)連接;所述穩(wěn)壓二級管Z3的正極與單片機信號檢測檢測腳PVOL連接;所述穩(wěn)壓二級管Z3的負極接地處理;所述單片機檢測腳PVOL用于檢測穩(wěn)壓二級管Z3正極端R16的電壓逐點變化;以間接準確的得到電池電壓的變化值。
所述充電電源電路由交流電的火線AVL、交流電的地線ACL、保護電阻RT、繼電器K1、繼電器K2、電容C3、放電電阻R8和橋堆組成;所述交流電的火線AVL通過繼電器K1,電容C3與放電電阻R8并聯(lián)后接在橋堆的第1腳;所述交流電的火線AVL經過保護電阻RT、繼電器K2接到橋堆的第3腳;所述橋堆的第2腳得到一個正向波的脈動電流,用于電池充電。
所述控制保護電路由輸入雙路控制包括繼電器K1、繼電器K2、電容C1、電容C2、NPN型三極管Q1、PNP型三極管Q2、穩(wěn)壓二級管Z4、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和二極管D1;所述電容C1的一端與單片機PACL控制腳連接,另一端通過電阻R1與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電阻R2連接三極管Q1的基級與發(fā)射極;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通過依次串聯(lián)的電阻R3、R4與三極管Q2基極連接,電阻R5連接三極管Q2的基級與發(fā)射極;電容C2與連接電阻R4的輸入端和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Z4負極接地,正極與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連接;所述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依次串聯(lián)的繼電器K1、繼電器K2線圈連接;所述繼電器K1、繼電器K2線圈兩端并聯(lián)有釋放二極管D1;所述繼電器K1用于控制電火線AVL輸入端的通斷;所述繼電器K2用于控制地線ACN輸入端的通斷;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Z4用于為整個控制電路提供穩(wěn)定電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房旗凱,未經房旗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515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改進的活性炭雷磨機磨錘
- 下一篇:實現(xiàn)數據預取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