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熱模鍛壓力機防連車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49999.8 | 申請日: | 2013-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17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馬繼斌;徐麗;陳暉;周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揚力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9/20 | 分類號: | B21J9/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東 |
| 地址: | 225127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鍛壓 力機防連車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力機,特別涉及一種壓力機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熱模鍛壓力機一般在單動模式下工作,當其在運轉過程中因離合器和制動器動作不協調、不正常或誤動作時,會發生連車現象,究其產生連車的原因無外乎兩種情況:1、離合器未能脫開,偏心軸同連桿滑塊在飛輪高速帶動下繼續運動,造成連車現場;2、制動器在上死點前未能及時制動,滑塊經過上死點后未能剎車而繼續運動,造成連車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熱模鍛壓力機防連車控制裝置,提高離合器以及制動器工作的可靠性,保證壓力機運行的可靠性,避免發生連車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熱模鍛壓力機防連車控制裝置,包括與PLC進行數據通信的電子凸輪控制器,所述PLC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制動器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離合器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PLC的信號輸出端還經剎車偵查單元與電子凸輪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制動器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電子凸輪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制動器安全閥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離合器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與離合器安全閥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電子凸輪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分別經第一剎車中間繼電器、第二剎車中間繼電器與制動器安全閥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制動器安全閥經制動器安全閥反饋與PLC的信號輸入端反饋連接,所述離合器安全閥經離合器安全閥反饋與PLC的信號輸入端反饋連接。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當PLC接收到壓力機動作信號后,PLC控制制動器控制單元開始接通,制動器安全閥得電動作,在PLC程序中設置的計時器開始計時,制動器在氣缸推動下開始逐漸脫開,當制動器完全脫開后,制動器脫開檢測裝置在活塞推動下動作,設置PLC程序中的計時器到達設定值時,PLC控制離合器控制單元開始接通,離合器安全閥得電動作,離合器氣缸開始進氣,在離合器活塞的推動下,活塞桿動作,壓力機偏心軸在飛輪帶動下開始轉動,滑塊通過連桿裝置與偏心軸連在一起同步動作,當PLC接收到壓力機停止動作信號時,離合器控制單元斷電,離合器安全閥斷電停止動力輸入,滑塊由于飛輪慣性繼續運動,當轉到預設角度時,制動器通過電子凸輪控制器控制第一剎車中間繼電器及第二剎車中間繼電器斷電,制動器安全閥斷電,制動器開始制動剎車,從而實現制動器以及離合器的交替配合工作,本實用新型還設置了對離合器安全閥、制動器安全閥的反饋檢測,將執行元件的動作狀態及時反饋給PLC進行判斷處理,確保壓力機運行的可靠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高了制動器以及離合器工作的可靠性,從而保證壓力機運行的可靠性,避免發生連車現象,降低了運行維護成本。本實用新型可用于壓力機控制中。
為防止離合器不及時脫開,所述PLC的信號輸入端還連接有離合器脫開檢測裝置。通過離合器脫開檢測裝置能及時了解離合器的脫開狀況,從而確保離合器運行的可靠性。
為防止制動器不及時脫開,所述PLC的信號輸入端還連接有制動器脫開檢測裝置。通過制動器脫開檢測裝置能及時了解制動器的脫開狀況,從而確保制動器運行的可靠性。
為防止制動器在上死點前未能及時制動,所述PLC的信號輸入端還連接有二度落。并通過PLC軟件編程,確保在上死點位置再次剎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控制原理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氣原理圖。
其中,1PLC,2離合器控制單元,3制動器控制單元,4第一剎車中間繼電器,5第二剎車中間繼電器,6離合器安全閥反饋,7離合器安全閥,8制動器安全閥反饋,9制動器安全閥,10制動器脫開檢測裝置,11二度落,12剎車偵查單元,13電子凸輪控制器,14離合器脫開檢測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揚力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揚力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4999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