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換向轉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47698.1 | 申請日: | 2013-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857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龔國芳;周鴻彬;韓冬;王鶴;周天宇;楊華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陳昱彤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換向 | ||
1.一種自動換向轉閥,包括閥芯、閥體、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其特征是:在閥芯的外壁上設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沿閥芯的外壁周向布置,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與閥體的內壁均為間隙配合;在閥芯的第二端面上設有第三溝槽和第四溝槽,所述閥芯沿其軸向開有通孔作為第三油道,所述第三油道與第三溝槽連通;
閥體的內壁上沿周向設有第四凸起和第五凸起,第四凸起上設有第五溝槽,第五凸起上設有第六溝槽,所述第四凸起和第五凸起與閥芯的外壁均為間隙配合;閥體內設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第一油道與第五溝槽連通,第二油道與第六溝槽連通;
所述第一端蓋上開有能使第三油道與供油系統連通的P進油口;第二端蓋上開有能夠與執行機構連通的A油口和B油口,第二端蓋上還開有能夠使第三溝槽與油箱連通的T回油口;
所述第一端蓋與閥體密封連接,第一端蓋的內端面與閥芯的第一端面密封連接;第二端蓋與閥體密封連接,第二端蓋的內端面與閥芯的第二端面密封連接;
所述閥芯的第三凸起與閥體的第五凸起之間形成第一油腔,閥芯的第三凸起與閥體的第四凸起之間形成第二油腔,閥芯的第一凸起與閥體的第四凸起之間形成第三油腔,閥芯的第二凸起與閥體的第五凸起之間形成第四油腔;
來自執行機構的反饋流體進入所述第一油道能夠推動閥芯作正向轉動,當所述閥芯轉動至所述第二凸起與閥體的第五凸起接觸時,所述P進油口與A油口通過第三溝槽連通,B油口與T回油口通過第四溝槽連通;來自執行機構的反饋流體進入第二油道能夠推動閥芯作反向轉動,當閥芯轉動至所述第一凸起與閥體的第四凸起接觸時,P進油口與B油口通過第三溝槽連通,A油口與T回油口通過第四溝槽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換向轉閥,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油道的中軸線與所述閥芯的中軸線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換向轉閥,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端蓋上還開有第七溝槽,所述第七溝槽與第一油腔連通,第七溝槽與第二油腔連通,第七溝槽與T回油口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換向轉閥,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端蓋的內端面上設有第一凸臺,所述第一凸臺伸入第三油道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換向轉閥,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端蓋的內端面上設有第二凸臺,所述第二凸臺伸入第三油道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換向轉閥,其特征是:所述閥芯的第一端面上設有第一溝槽和第二溝槽,所述第一溝槽與第三溝槽通過第三油道連通;所述閥芯沿其軸向開有通孔作為第四油道,所述第二溝槽通過第四油道與第四溝槽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換向轉閥,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溝槽與第三溝槽在與閥芯的中軸線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正投影相互重合。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換向轉閥,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溝槽與第四溝槽在與閥芯的中軸線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正投影相互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4769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反應釜定量過濾配料設備
- 下一篇:液壓升降油管爆裂防墜落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