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增壓器回油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47579.6 | 申請日: | 2013-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70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心波;孫山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1/02 | 分類號: | F01M11/02;F02B39/14 |
| 代理公司: | 濰坊鳶都專利事務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家昭 |
| 地址: | 261205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壓 油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增壓器回油管。
背景技術
發動機在運行過程中,增壓器利用排出廢氣的能量形成一個空氣泵,對進氣實現加壓,由于增壓器轉速及工作溫度較高,需要通過機油對軸承進行潤滑冷卻,潤滑冷卻后的機油通過增壓器回油管回流入油底殼中,增壓器回油管與增壓器通過增壓器回油管法蘭連接配合,現有技術中增壓器回油管與增壓器回油管法蘭多使用焊接連接,因此對增壓器回油管厚度有一定要求以便于焊接。增加了增壓器回油管重量及成本;由于增壓器回油管與回油管法蘭面采用剛性墊片連接,不易實現完全密封;增壓器回油管與增壓器回油管法蘭焊接連接,焊點易脫落,密封性差;回油管法蘭面與增壓器接觸,要求一定的粗糙度,機加工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種的增壓器回油管。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法蘭和安裝在法蘭上的增壓器回油管本體,其結構特點是所述法蘭的中部設有T形孔,所述增壓器回油管本體穿過T形孔與法蘭連接,所述增壓器回油管本體端口部向外翻邊形成環形外沿面,所述增壓器回油管本體與T形孔之間安裝有橡膠包套。
所述橡膠包套的中部設有與增壓器回油管本體外徑配合的通孔,所述橡膠包套內壁的中部環設有可容納環形外沿面的卡槽。
所述T形孔包括插孔和與其同心設置的沉孔,所述增壓器回油管本體自插孔向上伸出沉孔,所述橡膠包套的下表面與沉孔的底壁接觸;所述環形外沿面的下表面與卡槽的底壁接觸;所述環形外沿面的上表面與卡槽的頂壁接觸;所述橡膠包套下部的內壁與位于沉孔內的增壓器回油管本體外壁接觸。
所述橡膠包套的上表面高出法蘭的上表面。
所述沉孔的深度為法蘭厚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增壓器回油管本體穿過法蘭的T形孔,并通過橡膠包套密封,使得增壓器回油管本體與法蘭之間避免使用焊接的連接方式,不存在焊點脫落的情況,可靠性高,另外取消中間過渡段,從而可選擇厚度較薄的增壓器回油管,減輕增壓器回油管重量,降低成本,而且利用橡膠包套彈性實現彈性密封,密封效果好;本實用新型由橡膠包套進行密封,對法蘭面粗糙度要求較低,機加工工藝簡單,取消了增壓器回油管墊片,降低成本,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密封性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
圖2是法蘭的剖視圖;
圖3是圖2的俯視圖;
圖4是橡膠包套的剖視圖;
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該增壓器回油管包括法蘭1和安裝在法蘭1上的增壓器回油管本體2,法蘭1的中部設有T形孔11,法蘭1的兩側部對稱設有兩個用于安裝增壓器的安裝孔,增壓器回油管本體2穿過T形孔11與法蘭1連接,增壓器回油管本體2位于T形孔11內的端口部向外翻邊形成環形外沿面21,增壓器回油管本體2與T形孔11之間安裝有橡膠包套3。如圖4和圖5所示橡膠包套3的中部設有與增壓器回油管本體2外徑配合的通孔31,通孔31的內徑與增壓器回油管本體2相適應,恰好可供增壓器回油管本體2穿過,橡膠包套3內壁的中部環設有可容納環形外沿面21的卡槽32,即卡槽32的深度和寬度與環形外沿面21相適應。如圖所示T形孔11包括插孔12和與其同心設置的沉孔13,沉孔13自法蘭1上表面向內延伸,其深度小于橡膠包套3的厚度,增壓器回油管本體2自插孔12向上伸出沉孔13,橡膠包套3的下表面與沉孔13的底壁接觸;環形外沿面21的下表面與卡槽32的底壁接觸;環形外沿面21的上表面與卡槽32的頂壁接觸;橡膠包套3下部的內壁與位于沉孔13內的增壓器回油管本體2外壁接觸,即橡膠包套3可將伸入沉孔13內的增壓器回油管本體2和環形外沿面21完全密封。本實施例中沉孔13的深度為法蘭1厚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如圖所示橡膠包套3的上表面高出法蘭1的上表面,即橡膠包套3的高度大于沉孔13的深度,利用高出部分與增壓器配合實現密封,無需再使用增壓器回油管墊片,降低成本,利用橡膠包套3的彈性實現彈性密封,密封效果好。
采用上述結構的增壓器回油管,增壓器回油管本體2與法蘭1無需焊接,可根據條件使用較薄回油管,減輕增壓器回油管重量及成本,而且不存在焊點脫落情況,可靠性高。
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飾。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475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磁共振系統中的圖像的亮度調節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變速器制動輪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