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加磁能量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47514.1 | 申請日: | 2013-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932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徐道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金源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磁能量鍋。
背景技術
鍋是由鍋體和鍋蓋組成,鍋體的周側一般設置有手柄,鍋蓋的頂側中間設置有提紐。現有的鍋一般只是簡單地對食物進行烹煮,由此加能出來的食物口感欠佳。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鍋中水蒸汽進行磁化且對食物進行遠紅外加能以改善食物口感的加磁能量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加磁能量鍋,包括鍋體和鍋蓋,所述鍋體的周側設置有手柄,所述鍋蓋的頂側中間設置有提紐,所述手柄是通過屏蔽罩與鍋體固定連接,所述屏蔽罩內設置有對鍋中的水蒸氣進行磁化的磁塊,所述鍋蓋的底側中間設置有能量共振球,所述能量共振球內設置有對鍋中的食物各個部位實現相同程度加能處理的能量聚合共振芯片。
進一步的,所述鍋體的周側對稱設置有兩個手柄,所述手柄的兩端通過屏蔽罩與鍋體固定連接,所述屏蔽罩內設置有一對磁塊。
進一步的,所述磁塊為磁鐵。
進一步的,所述能量共振球的上端具有一螺桿部,所述螺桿部穿過鍋蓋中間的通孔后與提紐內的沉孔螺紋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能量共振球為不銹鋼空心球。
進一步的,所述能量聚合共振芯片包括固定在能量共振球內頂部的基板,所述基板底側固定有六十四根按8×8陣列分布且垂直向下的柱子,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八根柱子的下端連線呈M形,所述柱子表面涂覆有電氣石粉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該加磁能量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手柄位置的一對磁塊對鍋中的水蒸汽進行磁化,磁化的水蒸汽改善了食物的口感;通過能量聚合共振芯片吸收周圍的電磁波和紅外線,然后再向外發射遠紅外線,遠紅外線在能量共振球內產生共振從而大大增強遠紅外的強度,遠紅外對食物各個部位同時實現相同程度的加能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2為能量聚合共振芯片的仰視圖。
圖中:1-鍋體,2-鍋蓋,3-手柄,4-提紐,5-屏蔽罩,6-磁塊,7-能量共振球,8-能量聚合共振芯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闡述。
如圖1~2所示,一種加磁能量鍋,包括鍋體1和鍋蓋2,所述鍋體1的周側設置有手柄3,所述鍋蓋2的頂側中間設置有提紐4,所述手柄3是通過屏蔽罩5與鍋體1固定連接,所述屏蔽罩5內設置有對鍋中的水蒸氣進行磁化的磁塊6,所述鍋蓋2的底側中間設置有能量共振球7,所述能量共振球7內設置有對鍋中的食物各個部位實現相同程度加能處理的能量聚合共振芯片8。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方便移動,所述鍋體1的周側對稱設置有兩個手柄3,所述手柄3的兩端通過屏蔽罩5與鍋體1固定連接,所述屏蔽罩5內設置有一對磁塊6;當然,所述手柄3也可以僅僅設置有一個。所述能量共振球7的上端具有一螺桿部,所述螺桿部穿過鍋蓋2中間的通孔后與提紐4內的沉孔螺紋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磁塊6為磁鐵,磁鐵能對鍋中的水蒸氣進行磁化,通過磁化的水蒸汽改善食物的口感。所述能量共振球7為不銹鋼空心球,所述能量聚合共振芯片8包括焊接在能量共振球7內頂部的不銹鋼基板,所述基板底側固定有六十四根按8×8陣列分布且垂直向下的圓形柱子,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八根柱子的下端連線呈類似于正弦波形的M形,即旁邊兩根柱子和中間兩根柱子較長,旁邊兩根柱子和中間兩根柱子之間的四根柱子較短,所述柱子表面涂覆有電氣石粉層。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氣石粉層能夠吸收周圍的電磁波、紅外線,然后再向外發射遠紅外線;所述能量聚合共振芯片8使得遠紅外線在能量共振球7內產生共振從而大大增強遠紅外的強度,遠紅外能對食物各個部位同時實現相同程度的加能處理。
在本實施例中,該加磁能量鍋可以是鐵鍋、鋁鍋、不粘鍋、陶瓷鍋、砂鍋、不銹鋼鍋等。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金源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福建金源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475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五自由度液壓伺服機械手
- 下一篇:擴散式噴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