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再生水水質急性毒性連續在線監測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44595.X | 申請日: | 2013-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582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魁曉;阜崴;白宇;李鑫瑋;梁遠;李雪梅;魏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北排水務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2 | 分類號: | G01N21/62;G01N1/28;G05B19/0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2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再生 水質 急性 毒性 連續 在線 監測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污水處理和環境監測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再生水水質急性毒性在線監測的設備,該設備能實現全自動操作。本實用新型能完全實現水質連續自動化急性毒性監測。
背景技術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緩解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之一,經過凈化處理后的城市污水可以用作生活雜用水、市政綠化用水、工業用水、景觀生態補水和農田灌溉等多種用途,可替代等量的新鮮水量。污水的再生利用既開辟了一個穩定的新水源,又可減少廢水排放造成的環境負荷,對緩解水資源緊缺和改善水環境都有重要的意義。然而,作為再生水原水的城市污水中含有多種有害、有毒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非常容易殘留在再生水中。調查發現,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屬、病原微生物、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可吸附有機鹵化物、消毒副產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等。這些污染物會帶來多種污染,同時會產生包括生物急/慢性毒性效應、生物酶的抑制效應、生物累積效應、化學物質的內分泌干擾活性等不利影響,對整個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可能造成巨大危害。這些污染物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水生植物、水生動物及各種微生物,對其個體或群體以至于整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再生水綜合毒性進行檢驗和監測,確定再生水的有毒化學物質的種類及含量水平,對再生水的利用和污水深度處理技術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目前,再生水水質急性毒性的監測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但現有的監測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不夠高,特別是監測方法較為繁鎖,監測效率不夠理想,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一種再生水水質急性毒性連續在線監測設備,采用樣品預處理、樣品及菌液泵輸送、溫控、反應、光電檢測、自控及數據顯示多組件、多系統、完善配置的組合結構,能實現對再生水的水質急性毒性的適時監測。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再生水水質急性毒性連續在線監測設備,其特征是:設有再生水進水管,該進水管與設置的樣品儲備瓶連通,進水管上設有可控進水泵和過濾器,樣品儲備瓶上端設有溢流口;設有硫代硫酸鈉儲液瓶,該儲液瓶通過可控投加泵一及三通閥與樣品儲備瓶的進水管連通;設有滲透壓調節液儲液瓶,該儲液瓶通過可控投加泵二和管路分別與參比反應池和樣品反應池連通;設有陽性對照液儲液瓶,該儲液瓶與樣品儲液瓶之間設有一個選擇通道的可控壓閥,并通過該壓閥及可控雙管投加泵與所述樣品反應池連通;設有空白參比液儲液瓶,該儲液瓶也經過所述同一個可控雙管投加泵與所述參比反應池連通;參比反應池及樣品反應池置于磁力混合裝置上;設有發光菌液儲備瓶,該儲備瓶通過可控投加泵三和管路分別與參比反應池及樣品反應池連通;參比反應池及樣品反應池經過輸送該兩個反應池中反應液的可控泵和管路分別與光子計數裝置一和光子計數裝置二連通,并分別從光子計數裝置一和光子計數裝置二通入廢液瓶;所述參比反應池及樣品反應池設有溫控裝置一和在線溫度傳感器一;所述發光菌液儲備瓶設有溫控裝置二和在線溫度傳感器二;并設有PLC控制器,該PLC控制器與所述的可控投加泵一、二、三、可控壓閥和所述可控泵進行開關控制連接;所述在線溫度傳感器一、二和光子計數裝置一、二與PLC控制器進行信號連接。
上述的監測設備,進一步完善和實施的補充方案是:
設有顯示器與PLC控制器進行信號和控制連接。
所述滲透壓調節液為飽和NaCl溶液。
所述陽性對照液為100mg/L的ZnSO4溶液。
所述空白參比液為純水。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1、本實用新型設備易操作,穩定性好;
2、采用雙路對照檢測技術,檢測水樣樣本的同時,檢測空白參比液即純水作為參比;定期進行陽性校準;
3、響應快速,能夠實時預警;
4、發光菌容易培養,而且復蘇后可立即使用;
5、運行可靠且運行成本低;
6、出現高污染情時無需重新啟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北排水務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北排水務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4459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