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千斤頂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44397.3 | 申請日: | 2013-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531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泮振宇;馮振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3/43 | 分類號: | B66F3/43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衛 |
| 地址: | 3156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千斤頂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千斤頂,特別是一種手動或腳踏式液壓千斤頂。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當前手動或腳踏式千斤頂作為起升重物而被廣泛使用,如手動液壓搬運車千斤頂、手動平臺搬運車千斤頂以及手動堆垛車千斤頂。這些千斤頂在操作過程中,當需要將重物頂起時,需要手動或腳踏千斤頂的踏板,使得柱塞伸出頂起重物;當需要將重物下降時,都需配備另外需要單獨操作且獨立設置的下降機構才可實現下降動作。由于此結構的千斤頂使物體上升和下降的動作通過不同的機構來實現,不僅使得千斤頂的結構變得復雜,而且使千斤頂的使用操作變得繁瑣,尤其是一些千斤頂還需要手腳一起配合來使用,顯得更加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起升、下降機構合二為一、操作簡便的千斤頂。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千斤頂,包括油缸和設置在油缸內的柱塞,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密封設置在油缸上端口的頂帽、密封設置在油缸下端口的底蓋、與該底蓋密封連接從而形成一吸油腔的底座、滑動設置在底座上且貫穿該吸油腔的泵芯、設置在所述頂帽與所述底座外周面上且與所述油缸形成一回油腔的外套筒以及使所述泵芯作往復直線滑動的傳動機構,其中,所述柱塞滑動貫穿該頂帽;在所述底蓋內設置有連接油缸內腔與所述吸油腔的限速單向閥,在所述底座上分別設置有連接所述吸油腔與所述回油腔的安全閥和吸油閥,所述限速單向閥、所述安全閥和所述吸油閥在關閉狀態時,所述吸油腔形成一密閉容腔;在所述吸油腔內所述底蓋與所述泵芯之間依次設置有套置的一碟形彈簧和一大彈簧,所述大彈簧與所述泵芯連接,所述碟形彈簧與所述底蓋連接,使得所述泵芯在壓油過程中,必須首先壓縮大彈簧,當泵芯壓縮完大彈簧到達分界點之后需要繼續壓縮才能實現對碟形彈簧的壓縮;另外,在所述泵芯的端部上設置有用于將所述限速單向閥打開的頂針裝置。
作為改進,處在所述油缸內的所述柱塞的端部上設置有擋圈,所述柱塞上開有與油缸內腔相通的溢流孔,所述頂帽上開有與所述回油腔相通的回流孔,當所述柱塞上的擋圈與所述頂帽的端部相抵時,所述溢流孔與所述回流孔相通。通過設置擋圈實現了柱塞的行程限制,當所述柱塞上的擋圈與所述頂帽的端部相抵時,再往油缸內腔注入液壓油,則注入的液壓油自動流到了回油腔。
再改進,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泵芯上的壓輪、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鉸接軸、與所述鉸接軸和壓輪鉸接連接的腳踏桿,實現了泵芯的往復運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在頂起重物過程中,傳動機構帶動泵芯做只對大彈簧進行壓縮的往復運動,從而將回油腔內的液壓油壓入油缸內腔,將重物頂起;當需要下降重物時,傳動機構帶動泵芯在壓縮大彈簧之后,繼續前行,對碟形彈簧進行壓縮,使得安裝在泵芯端部上的頂針裝置打開限速單向閥,使得油缸內的液壓油回流到回油腔,從而實現了重物的下降。故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將傳統的千斤頂的升、下降機構合二為一,使得千斤頂的使用變得更加便捷,結構合理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千斤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千斤頂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4439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夾持圓筒狀物件的叉車夾持裝置
- 下一篇:一種自動回復的回油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