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三角型前置導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42974.5 | 申請日: | 2013-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986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京普;尹琴;孫海素;魏錦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上海分部 |
| 主分類號: | B63H1/28 | 分類號: | B63H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齊永紅 |
| 地址: | 20001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角 前置 導輪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船用節能前置導輪,尤其涉及一種三角型前置導輪。
背景技術
國際油價自進入21世紀以來一直處于震蕩上漲狀態,這使得航運成本居高不下,降低運營成本成為船舶行業共同的課題。與此同時,隨著新船能效設計指數(EEDI)這一新公約新標準的實施,世界各國造船廠、船舶設計者、船舶設備商開始積極利用各種措施來提高船舶能效。其中,通過改善船舶水動力性能而研發的船舶水動力節能裝置也因此成為了船舶研究領域的重大課題,并且基于良好的運營效果,船舶水動力節能裝置受到了廣大船東的青睞。
隨著船舶總體性能的日益改進,傳統的單一節能裝置的節能效果也越來越低,組合式節能裝置也逐漸成為船舶節能裝置的熱點及發展重點。現有的節能裝置結構復雜、安裝煩瑣、造價成本高,組合式節能裝置還有進一步改進創新的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造價低廉的三角型前置導輪。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三角型前置導輪,包括前置導管以及多個前置導葉片,所述前置導管的管壁下部為缺口;所述前置導葉片包括第一導葉片、第二導葉片和第三導葉片,所述第一導葉片、第二導葉片和第三導葉片呈扇形分布設置在前置導管的內側,所述第一導葉片和第三導葉片安裝在前置導管兩側開口的相切位置,所述第二導葉片安裝在第一導葉片和前置導管中心線之間。
優選的,所述第一導葉片距導管豎直中心線的周向位置角為35~90°。
優選的,所述第二導葉片距導管豎直中心線的周向位置角為5~33°。
優選的,所述第三導葉片距導管豎直中心線的周向位置角為-90~-30°。
優選的,所述前置導管的缺口朝下,所述前置導管安裝的縱向傾角為0-5°。
優選的,前置導管的入口直徑大于其出口直徑。
優選的,所述入口直徑為螺旋槳直徑的0.60~0.85倍,出口直徑為螺旋槳直徑的0.5~0.75倍。
優選的,所述前置導葉片弦長小于等于所述前置導管弦長,為螺旋槳直徑的0.05~0.50倍。
本實用新型的前置導輪安裝在螺旋槳近前方,由3葉前置導葉片及1/3前置導管組合而成,3葉導葉片以一定的周向位置安裝在1/3導管內部。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造價低廉的特點,可以起到改善螺旋槳上半平面入流的均勻性、提高螺旋槳船身效率、使螺旋槳進流產生預旋、降低螺旋槳尾流旋轉能量損失的作用,具有很好的節能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三角型前置導輪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視圖;
圖3為圖2的B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技術特征、實用新型目的與技術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三角型前置導輪,包括占整個圓形導管1/3的前置導管100以及第一導葉片201、第二導葉片202和第三導葉片203,所述前置導管100的管壁下部為缺口;所述第一導葉片201、第二導葉片202和第三導葉片203呈扇形分布設置在前置導管100的內側,所述第一導葉片201和第三導葉片202安裝在前置導管100兩側開口的相切位置,所述第二導葉片202安裝在第一導葉片201和前置導管中心線之間。
第一導葉片201距導管豎直中心線的周向位置角為α1(以螺旋槳軸中心線為旋轉軸,由船尾朝船首看,逆時針為正),α1通常為35~90°。第二導葉片202距導管豎直中心線的周向位置角為α2,通常為5~33°;第三導葉片203距導管豎直中心線的周向位置角為-90~-30°;所述前置導管100的缺口朝下,所述前置導管100安裝的縱向傾角為0-5°。
本實用新型的前置導輪安裝在螺旋槳近前方,由3葉前置導葉片及1/3前置導管組合而成,3葉導葉片以一定的周向位置安裝在1/3導管內部。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造價低廉的特點,可以起到改善螺旋槳上半平面入流的均勻性、提高螺旋槳船身效率、使螺旋槳進流產生預旋、降低螺旋槳尾流旋轉能量損失的作用,具有很好的節能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上海分部,未經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上海分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429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螺桿軸流式井下動力增壓鉆具
- 下一篇:一種內嵌式電子標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