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救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39362.0 | 申請日: | 2013-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211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韓工;謝志聰;周汛;楊超;白植湖;倪旭輝;雷曉慧;周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北侖科學藝術實驗中心 |
| 主分類號: | B63C9/22 | 分類號: | B63C9/22;B63C9/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上救援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能夠快速到達落水者身邊,可將水面及水下的落水人員自動救撈上來,救援速度快的救撈裝置。
背景技術
人員在水上發生落水事故,若缺乏漂浮救生器材,易造成人員淹溺,同時落水人員在低溫水中浸泡易致凍僵(水溫0℃時,人員僅可存活15分鐘;水溫5℃時,人員僅可存活1小時)。
常用落水人員救援設備有:拋纜繩、救生圈、充氣橡皮筏、小型救生快艇、直升機等;以上設備中,有的不具備抗風浪能力,有的造價昂貴,而且,以上設備無法快速救撈處于昏迷狀態或半昏迷狀態的傷員。
在水上救援的過程中,當落水人員無法自救時,需盡快對處于昏迷狀態或半昏迷狀態的傷員進行救撈,但是通常的救撈裝置沒有潛水功能,無法自動將水面及水下的落水人員救上來。
中國專利授權公開號:CN101795934A,授權公開日2010年8月4日,公開了一種救生筏系統,其包括容納有可充氣救生筏的容器和使用充氣氣體給救生筏充氣的充氣裝置,所述充氣氣體優選為C02或混合氣體,所述容器還包括用于加熱所述救生筏系統的加熱裝置。該發明的不足之處是沒有動力裝置,無法快速到達落水人員身邊并且無法自動將落水人員從水中撈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救生筏無法快速到達落水人員身邊并且無法自動將落水人員從水中撈起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夠快速到達落水者身邊,可將水面及水下的落水人員自動救撈上來,救援速度快的救撈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救撈裝置,包括救生筏,水下航行器,設于救援裝置上的計算機和數據交換器;所述救生筏上設有第一單片機、第一攝像頭、第一探照燈和若干個用于給救生筏充氣的氣瓶,第一單片機分別與第一探照燈和設于氣瓶上的充氣開關電連接,所述救生筏上設有充氣時向救生筏內側斜上方延伸的用于與打撈裝置配合連接的安全護翼;
所述水下航行器包括殼體,設于殼體內的第二單片機和電機,設于殼體上的第二攝像頭、第二探照燈和螺旋槳;第二單片機分別與電機和第二探照燈電連接,電機與螺旋槳電連接;
計算機與數據交換器電連接,數據交換器通過電纜分別與第一單片機、第二單片機、第一攝像頭和第二攝像頭電連接;救生筏和水下航行器上均設有至少1條纜繩,纜繩的自由端與救援裝置相連接;救生筏和水下航行器之間設有牽引結構和連接結構,救生筏通過牽引結構和連接結構與水下航行器可拆卸連接。救援裝置為直升機或船舶。
本實用新型的救援裝置先航行至靠近落水者的區域,將連為一體的水下航行器和救生筏放到水中;在操作人員的控制下,水下航行器牽引救生筏迅速到達落水人員身體下方,然后救生筏充氣,水下航行器和救生筏一起向上浮起,將落水人員自動放在救生筏中,從而有效解決了落水人員無法自動爬到救生筏中的問題,可以對水面及水下的落水人員進行救撈,并且可以對處于昏迷狀態或半昏迷狀態的傷員進行救撈。安全護翼的設置便于阻擋落水人員從環形充氣管內側脫出,給落水人員更加全面的保護,并且打撈時,打撈裝置的牽引鉤可以掛在安全護翼上,從而將救生筏及其上的落水人員從水中打撈上來。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可遠程施放
操作人員可在救援裝置上通過計算機向水下航行器及救生筏發出控制指令,從而遠程控制水下航行器快速航行至落水人員身邊,減少了救撈裝置的施放時間,提高了救撈效率。
(2)快速成形
救生筏采用高強度橡膠材料制成,當水下航行器與救生筏分離后,各個氣瓶自動向救生筏充氣,僅需極短時間,救生筏便可展開成形。
(3)救撈準確
水下航行器牽引救生筏至落水人員身邊,操作人員控制水下航行器下潛并航行至落水人員身體正下方,救生筏充氣成形后快速浮起,落水人員被救撈至救生筏上,當救生筏上浮至水面時,操作人員控制水下航行器與救生筏分離,有效簡化了施放流程,增加了施放準確度。
(4)回收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救撈裝置采用可分離式設計,可將水下航行器與救生筏分別回收,方便船舶或直升機的打撈回收。氣瓶中的氣體為CO2,氣瓶均可更換。
(5)安全可靠
現有的水上救撈裝置大多未能考慮動力裝置在實際救撈過程中對被操作人員的可能性傷害,本裝置采用可分離式設計,實現對落水人員的全面保護,并可在最后打撈過程中有效避免碰撞等二次傷害。
(6)實用性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北侖科學藝術實驗中心,未經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北侖科學藝術實驗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393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四旋翼水下航行器
- 下一篇:一種車載救生圈和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