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及其復位機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839027.0 | 申請日: | 2013-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275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廖學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信隆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K17/00 | 分類號: | B62K17/00;B62M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蛙式 運動 及其 復位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蛙式運動車及其復位機構,主要應用于娛樂、運動健身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滑板車產(chǎn)生動力的方式,主要由使用者以單腳蹬地,而利用地面止檔的反作用力,驅(qū)使滑板車向前滑行,此種滑板車僅以前、后兩輪作支撐,因一般使用者的運動習慣多為使用左腳或右腳蹬地,其重心不易保持,且滑移前進的速度也不易保持穩(wěn)定,容易造成運動不平均的情形,而導致運動效果不佳的問題。因此近來市面開發(fā)有如美國專利第6,220,612、6,467,781及6,499,751號等專利案所示的蛙式三輪運動車,這類運動車于一主架前端設有一可被握把左右驅(qū)動的前輪,且主架后端兩側分別樞設有一頂面具踏板的拖曳臂,且各該拖曳臂后端分別樞設有一后輪,使運動車可自行站立于地面,而使用者站立于兩側拖曳臂的踏板上,且雙手握持于主架的握把上,運動時利用雙腳操作兩側拖曳臂張開與閉合的動作來驅(qū)動,由于重心作用,故運動效果比傳統(tǒng)滑板車要好。
但各該拖曳臂的后輪在外張后需能自動復位,以供下一循環(huán)作動,然而,現(xiàn)有自動復位的功能是以復位機構為主,而該復位機構以一般拉伸彈簧為主,這類的彈簧緩沖和復歸力較差,造成操作較僵硬、不自然和不順暢現(xiàn)象,故在操作上明顯比較費力和不便。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蛙式運動車及其復位機構,其結構簡單,復位動作自然、省力和流暢,提升了車體運動的便利性與安全性,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蛙式運動車及其復位機構,該蛙式運動車具有一前架,前架后端兩側分別樞設有一擺臂,各擺臂后端分別利用一復位機構樞設有一后驅(qū)組;所述前架前端具有一豎管,豎管上樞設有一立桿,立桿底端設有一滑移用之前輪,立桿頂端橫設有一操控前輪方向的把手,前架后端兩側分別設有一樞座,各樞座可供利用一樞桿分別樞接前述擺臂;所述各擺臂前端具有一樞設于前架樞座的軸部,各擺臂頂面分設有一踏板,各擺臂后端具有一供組設復位機構軸座的立部;所述各后驅(qū)組具有一叉架,叉架前端具有復位機構的軸管,供與擺臂相對樞設,叉架后端具有一供驅(qū)動滑移用之后輪。
所述復位機構主要包含有一軸座、一軸管及一連接桿,該軸座具有一上框片及一下框片,軸管內(nèi)緣下端具有一下嵌槽,下嵌槽內(nèi)嵌設有一下軸件,下軸件并可設于連接桿上,下軸件頂面頂撐有一壓縮后可產(chǎn)生向上復位預力的復位彈簧,復位彈簧頂面頂撐有供連接桿穿經(jīng)之一上套環(huán)及一下套環(huán),上、下套環(huán)的相對壁面分別具有至少兩曲面旋槽,各該曲面旋槽呈中央最深、且向兩端漸升狀,各該相對的曲面旋槽間分別夾設有一滾珠,供上、下套環(huán)相對旋轉時,使上、下套環(huán)可產(chǎn)生選擇性靠合及遠離的作用,上套環(huán)可定位于軸座,下套環(huán)可與軸管同步轉動。
所述軸座的上框片具有一多角狀的定位孔,上套環(huán)具有一對應的定位段,下套環(huán)周緣具有一限位凹槽,軸管于對應下套環(huán)限位凹槽處形成有一螺孔,供利用一限位螺栓螺鎖限制于下套環(huán)的限位凹槽內(nèi)。
所述連接桿可由軸座下框片下方向上經(jīng)軸管穿出上框片,連接桿下段具有一供下軸件穿置的套軸段,連接桿穿出軸座一端具有一鎖部,供一螺帽鎖掣。
所述軸管下嵌槽于鄰近下端緣處具有一下鎖部,供螺設一可鎖迫下軸件的下鎖片。
所述軸管的內(nèi)緣上端具有一上嵌槽,上嵌槽內(nèi)嵌設有一上軸件,上套環(huán)具有一對應的套軸段,使上套環(huán)可樞設于上軸件上。
所述軸管的上嵌槽于鄰近上端緣處具有一上鎖部,供螺設一可鎖迫上軸件的上鎖片。
所述軸管內(nèi)緣中段具有一調(diào)整鎖部,調(diào)整鎖部上螺設有一供復位彈簧底端抵設的抵環(huán)。
所述軸座的上框片設有一對應軸管端緣的限位柱,軸管對應的端緣形成有一限位缺槽。
所述前架的樞座于相對樞桿外側分別利用一銷桿設有一側擋塊,前架于兩側擺臂間設有一防撞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前述技術手段的具體實現(xiàn),使本創(chuàng)作之蛙式運動車在運動時,其后驅(qū)組可利用復位機構相對擺臂復位,該復位機構可透過上、下套環(huán)間的滾珠來旋動,故令后驅(qū)組可迅速、且穩(wěn)定的相對擺臂轉動,同時提高其動作的順暢性與確實性,大幅增進其運動操作的便利性與安全性,再者由于其是利用復位機構的復位彈簧的回復預力來復位,進一步能產(chǎn)生省力的效果。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及其復位機構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蛙式運動車及其復位機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信隆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深圳信隆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390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滑板車的轉向機構
- 下一篇:一種騎行時車身保持穩(wěn)定的三輪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