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學鏡片自動涂墨機及其涂墨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38345.5 | 申請日: | 2013-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41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章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康賽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C1/06 | 分類號: | B05C1/06;B05C13/02;G02B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張濤 |
| 地址: | 52329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鏡片 自動 涂墨機 及其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鏡片加工設備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光學鏡片自動涂墨機及其涂墨機構。
背景技術
在光學鏡片例如相機鏡頭、攝像機鏡頭、顯微鏡鏡頭和安防鏡頭所用的鏡片的非工作面,會通過涂墨工藝來提升鏡片品質,在光學鏡片的周邊涂墨,可以加強鏡片對邊緣光線以及反射光的吸收,降低光學系統的雜散光系數,同時使鏡片外觀更協調、美觀。
傳統的光學鏡片涂墨作業系采用人工手動涂墨方式,生產效率低,均勻性差,品質難以保證。現在市面上有出現一些光學鏡片自動涂墨機,可以代替傳統的手工涂墨作業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和保證產品品質,確實具有進步性,但是在實際使用時卻發現其自身結構和使用性能上未能達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仍存在有諸多不足,現將其缺點歸納如下:一方面,傳統涂墨機取料頭為四個及以上,涂墨機構為四個及以上,涂墨效率過高,不能適應小批量多機種的涂墨需要;另一方面,其涂墨機構不能調整擺角,進而適應鏡片周緣形狀的范圍過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光學鏡片自動涂墨機的涂墨機構,解決涂墨機構之涂墨角度范圍過窄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光學鏡片自動涂墨機,其尤其適合于小批量多機種的涂墨需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光學鏡片自動涂墨機的涂墨機構,包括有墨盒、吸墨頭、墨頭伸縮氣缸、墨頭橫向移位機構和墨頭縱向移位機構;該墨頭橫向移位機構包括有橫向驅動元件、橫向絲桿和橫向滑座,橫向驅動元件帶動橫向絲桿旋轉,該橫向滑座螺合于橫向絲桿上被橫向絲桿帶動橫向滑動;該墨頭縱向移位機構包括有縱向驅動元件、縱向絲桿和縱向滑座,該縱向驅動元件和縱向絲桿設置于前述橫向滑座上,縱向驅動元件帶動縱向絲桿旋轉,該縱向滑座螺合于縱向絲桿上被縱向絲桿帶動縱向滑動;
前述墨頭伸縮氣缸通過一L形角架連接于前述縱向滑座,該L形角架包括有彼此呈夾角的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該第一角板可轉動地樞接于縱向滑座,第一角板上還設置有圍繞該樞接軸設置的弧形導槽,一鎖緊螺栓穿過該弧形導槽螺合于縱向滑座,壓緊該第一角板固定于縱向滑座;前述墨頭伸縮氣缸固定于第二角板上,前述吸墨頭被該墨頭伸縮氣缸帶動伸縮活動。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墨頭伸縮氣缸的輸出端連接有一夾爪,夾爪上夾持有作為吸墨頭的吸墨海棉。
一種光學鏡片自動涂墨機,包括有主機臺和設置于該主機臺上的控制單元、鏡片料盤、鏡片移位機構,還包括有兩個鏡片旋轉機構和兩個前述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墨機構,所述鏡片移位機構也僅設置有兩個鏡片取料頭,兩個鏡片取料頭交替吸取光學鏡片在鏡片料盤和兩個鏡片旋轉機構之間移動,兩個涂墨機構分別設置于兩個鏡片旋轉機構側旁。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涂墨機僅設置了兩個鏡片取料頭、兩個鏡片旋轉機構和兩個涂墨機構,使得設備的整體體積縮小,結構更緊湊、合理,調試更高效,換線更簡單,成本更低,適合小批量多機種鏡片的自動涂墨作業需要。涂墨機的涂墨機構利用L形角架連接墨頭伸縮氣缸與縱向滑座,由于L形角架可相對于縱向滑座旋轉,使用的過程中,可能通過操作該鎖緊螺栓來調節L形角架的相對擺動位置,進而調節墨頭的涂墨角度,使設備所能涂墨產品的范圍更廣,適應各種不同形狀尺寸大小之光學鏡片的涂墨需要。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技術手段及其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和功能,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另一視角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涂墨機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主機臺??????????51、墨盒??????????????55、墨頭縱向移位機構
20、鏡片料盤????????52、吸墨頭????????????551、縱向驅動元件
30、鏡片移位機構????53、墨頭伸縮氣缸??????552、縱向絲桿
31、鏡片取料頭??????54、墨頭橫向移位機構??553、縱向滑座
32、三軸機械手??????541、橫向驅動元件?????56、夾爪
40、鏡片旋轉機構????542、橫向絲桿?????????57、L形角架
50、涂墨機構????????543、橫向滑座?????????571、第一角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康賽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康賽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3834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