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攪拌軸及混凝土攪拌機械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38277.2 | 申請日: | 2013-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004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朱小虎;周輔林;劉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一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5/08 | 分類號: | B28C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攪拌 混凝土 機械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攪拌軸和具有該攪拌軸的混凝土攪拌機械。?
背景技術
目前混凝土泵攪拌軸大多采用整體式和三節拆分式兩種結構形式。整體式攪拌軸重量重,裝拆不方便,當需要對攪拌軸下方部件更換或維修時,必須拆下整個攪拌軸,不僅麻煩且浪費時間。另外,攪拌軸是攪拌裝置的重要組成部件,在拆裝攪拌裝置時,往往還要拆除攪拌葉片和攪拌驅動裝置,這樣就更容易導致拆卸花費時間長,裝拆工作復雜繁瑣。?
專利CN200920311468公開了一種攪拌軸由左右半軸與中間軸組成,三者之間法蘭盤相連。但這種結構存在以下缺點:?
1)攪拌時,攪拌軸的扭矩通過連接法蘭盤的螺栓傳遞,連接螺栓承受剪切力,螺栓與法蘭盤螺栓孔之間存在間隙,工作時易造成孔壁與螺栓局部應力過大,螺栓孔逐漸擴大,最終導致連接失效;?
2)法蘭盤空間結構大,使用一段時間后,易堆積混凝土,螺栓的拆卸就非常困難,更換維修費時;?
3)左右半軸與中間軸采用法蘭連接,裝配同軸度難以保證,密封磨損快;?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重量輕、拆卸方便且同軸度高的攪拌軸,仍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攪拌軸及設有該攪拌軸的混凝土攪拌機械,以解決維修時攪拌軸不便拆卸的問題。?
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攪拌軸,包括第一半軸和第二半軸,所述攪拌軸上還設有抱箍裝置,所述第一半軸一端與所述第二半軸一端通過所述抱箍裝置實現連接,所述第一半軸與所述第二半軸之間可以傳遞扭矩。?
進一步地,所述抱箍裝置包含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所述第一弧板和所述第二弧板通過緊固件連接,以同時抱緊所述第一半軸和所述第二半軸的周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半軸一端端面上設有凸起,與所述第一半軸接觸的所述第二半軸端面上設有與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伸入所述凹槽中,使所述第一半軸和所述第二半軸之間可以傳遞扭矩。?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的至少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半軸的周面。?
進一步地,所述凸起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半軸的周面,所述第二半軸的端部外周設置有凸塊,所述第一弧板和所述第二弧板內周設置有可容置所述凸起凸出部分和所述凸塊的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半軸和所述第二半軸的端面或圓周上均設有鍵槽,所述第一半軸和所述第二半軸之間設有與所述鍵槽相配合的連接鍵。?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鍵數量為一個或者多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半軸的數量為一根,所述第二半軸的數量為兩根,兩個所述第二半軸設置于所述第一半軸的兩端。?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軸上還設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為兩片或多片,并安裝于所述第一半軸上或所述抱箍裝置上或分別安裝于兩個所述第二半軸上。?
在本實用新型中,攪拌軸由多節半軸組成,多節攪拌軸之間通過抱箍裝置連接。此種結構,安裝及拆卸較為方便,提高了作業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時,上述多節半軸之間可以傳遞扭矩,保證了各半軸之間的同軸度,減小摩擦,延?長了攪拌軸的使用壽命。?
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具有上述攪拌軸的混凝土攪拌機械。?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攪拌軸及具有該攪拌軸的混凝攪拌機械,由于三節拆分式攪拌軸的技術特性,致使攪拌裝置整體易拆卸且重量輕。所述混凝土攪拌機械顯然也具有上述攪拌軸的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攪拌軸的一種實施例的裝配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攪拌軸的第一半軸的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第一半軸的左視圖;?
圖4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攪拌軸的第二半軸的示意圖;?
圖5為圖4中第二半軸的左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攪拌軸的另一種裝配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攪拌軸的另一種裝配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攪拌軸的抱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所示抱箍裝置的A-A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一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三一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382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