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型觸控筆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35059.3 | 申請日: | 2013-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96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連建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354 | 分類號: | G06F3/03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李靜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 觸控筆 結構 | ||
1.一種微型觸控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觸控筆結構包括:
一殼體單元,所述殼體單元包括一筆形殼體結構;
一電路單元,所述電路單元設置在所述筆形殼體結構內;
一第一電磁單元,所述第一電磁單元固定在所述筆形殼體結構內且電性連接于所述電路單元,其中所述第一電磁單元包括一固定在所述筆形殼體結構內的第一中空電磁體及至少一纏繞所述第一中空電磁體且電性連接于所述電路單元的電磁線圈;
一筆芯單元,所述筆芯單元能活動地設置在所述筆形殼體結構內,其中所述筆芯單元具有一穿過所述第一中空電磁體的第一可活動部、一部分地裸露在所述筆形殼體結構外的第二可活動部、及一連接于所述第一可活動部與所述第二可活動部之間的擋止部;
一第二電磁單元,所述第二電磁單元包括一設置在所述筆形殼體結構內且環繞地套設在所述第一可活動部上的第二中空電磁體,其中所述第二中空電磁體頂抵所述擋止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電磁單元與所述擋止部之間;以及
一彈性單元,所述彈性單元設置在所述筆形殼體結構內且位于所述第一可活動部與一設置在所述筆形殼體結構內的固定結構兩者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觸控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單元包括至少一電性連接于所述電路單元的電容器,且所述第一中空電磁體大于所述第二中空電磁體,其中所述第一可活動部具有一設置于所述第一電磁單元與所述彈性單元之間的擋止結構,所述擋止結構能拆卸地設置在所述第一可活動部的末端部上,所述第一中空電磁體具有一貫穿孔,且所述擋止結構的直徑大于所述貫穿孔的孔徑,其中所述第二可活動部包括一部分地裸露在所述筆形殼體結構外且頂抵所述擋止部的可替換式筆頭蓋體,所述可替換式筆頭蓋體的外表面具有一外露的環形凹陷部,所述可替換式筆頭蓋體的內表面具有至少兩個第一卡扣部,且所述第二可活動部具有至少兩個分別與所述第一卡扣部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扣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觸控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活動部、所述擋止部及所述第二可活動部依序相互連接成一單個可活動筆芯結構,所述擋止部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一可活動部的直徑及所述第二可活動部的直徑,且所述第二中空電磁體的直徑大于所述擋止部的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觸控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活動部具有一緊鄰所述擋止部的環狀凹陷區,且所述第二中空電磁體環繞地設置在所述第一可活動部的所述環狀凹陷區上,其中所述第一可活動部的第一直徑小于所述第二可活動部的第二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觸控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單元包括至少一連接于所述第一可活動部與所述固定結構兩者之間的彈性元件,所述彈性元件具有一第一末端及一相反于所述第一末端的第二末端,所述彈性元件的第一末端連接于所述第一可活動部,且所述彈性元件的第二末端連接于所述固定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觸控筆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單元包括至少兩個相互串聯地連接于所述第一可活動部與所述固定結構兩者之間的彈性元件,且鄰近所述第一可活動部的彈性元件的彈性系數小于遠離所述第一可活動部的彈性元件的彈性系數,其中每一個所述彈性元件具有一第一末端及一相反于所述第一末端的第二末端,鄰近所述第一可活動部的彈性元件的第一末端連接于所述第一可活動部,鄰近所述第一可活動部的彈性元件的第二末端與遠離所述第一可活動部的彈性元件的第一末端彼此相連,且遠離所述第一可活動部的彈性元件的第二末端連接于所述固定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3505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