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并聯空氣彈簧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34682.7 | 申請日: | 2013-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705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章新杰;崔紅亮;張玉新;郭孔輝;許男;石冰;祖丕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F9/02 | 分類號: | F16F9/02;F16F9/05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壽珍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并聯 空氣 彈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減振緩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彈簧剛度可變的并聯空氣彈簧。?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隔振和緩沖的彈簧元件,多數為螺旋彈簧,通常其剛度是不變的,傳統的空氣彈簧雖然彈簧剛度是可以變化的,但是其往往是在壓縮時剛度逐漸增大,拉伸時剛度卻逐漸減小,這樣就不能滿足許多懸置裝置或者減振裝置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使懸置裝置或減震裝置在壓縮和拉伸時,彈簧剛度都能逐漸增大的并聯空氣彈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并聯空氣彈簧,主要由上氣腔2、下氣腔7、位于兩者之間的浮動活塞4以及并聯氣腔固定架10構成,其中,上氣腔2的上邊緣、下氣腔7的下邊緣與并聯氣腔固定架10固定連接,上氣腔2的下邊緣、下氣腔7的上邊緣與浮動活塞4固定連接,并聯氣腔固定架10與固定基座連接,浮動活塞4與需要隔震和緩沖的裝置連接,進而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隔震和緩沖作用。?
一種并聯空氣彈簧,由上充氣口1、上氣腔2、氣缸3、浮動活塞4、下充氣口5、活塞桿6、下氣腔7、氣封件8、上連接板901和下連接板902組成;浮動活塞4把氣缸3分成上氣腔2和下氣腔7兩個部分,在上氣腔2的上端有上充氣口1,下氣腔7的底端有下充氣口5,活塞桿6和浮動活塞4固定連接,氣封件8套在浮動活塞4的外端。?
所述的氣缸3由剛性的材料構成,其中上氣腔2由浮動活塞4、氣缸3和上連接板901組成,下氣腔7是由浮動活塞4、氣缸3和下連接板902組成。?
一種并聯空氣彈簧,由上充氣口1、上氣腔2、上氣囊301、下氣囊302、下充氣口5、活塞桿6、下氣腔7、上連接板901和下連接板902組成;?
所述的上氣囊301和下氣囊302由彈性較好的橡膠材料制成,上氣腔2由浮動活塞4、上氣囊301和上連接板901組成;下氣腔7由浮動活?塞4、下氣囊302和下連接板902組成。?
所述的上氣腔2和下氣腔7的單獨剛度可通過變截面、不同體積及不同的充氣壓力等進行改變,可以根據隔震和緩沖的不同剛度需求進行選擇。例如,當上氣腔2和下氣腔7的單獨剛度相同時,則壓縮和拉伸時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剛度對稱變化;當上氣腔2的單獨剛度大于下氣腔7的單獨剛度時,則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剛度表現為壓縮剛度大于拉伸剛度;當上氣腔2的單獨剛度小于下氣腔7的單獨剛度時,則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剛度表現為壓縮剛度小于拉伸剛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裝方便,相比現有技術中單獨的空氣彈簧具有較好的彈簧剛度性能,即并聯空氣彈簧在兩個方向運動,都可以產生較大的彈性力,并且彈簧剛度也逐漸增大;通過設計不同的上氣腔2和下氣腔7的單獨剛度,可得到多種不同的可變的整體剛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
圖4(a)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剛度對稱變化時的S-F曲線。?
圖4(b)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剛度表現為壓縮剛度大于拉伸剛度時的S-F曲線。?
圖4(c)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剛度表現為壓縮剛度小于拉伸剛度時的S-F曲線。?
圖中:?
1、上充氣口;2、上氣腔;3、氣缸;4、浮動活塞;5、下充氣口;?
6、活塞桿;7、下氣腔;8、氣封件;901、上連接板;902、下連接板;?
301、上氣囊;302、下氣囊;10、并聯氣腔固定架;?
S、浮動活塞位移;F、輸出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進行介紹。?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所示的一種并聯空氣彈簧,主要由上氣腔2、下氣腔7、位于兩者之間的浮動活塞4以及并聯氣腔固定架10構成,其中,上氣腔2的上邊緣、下氣腔7的下邊緣與并聯氣腔固定架10固定連接,上氣腔2的下邊緣、下氣腔7的上邊緣與浮動活塞4固定連接,并聯氣腔固定架10與需要隔震和緩沖的裝置連接,浮動活塞4與固定基座連接,進而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隔震和緩沖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3468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