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廢酸水中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33772.4 | 申請日: | 2013-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831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顯云;蔣賢均;陳新紅;蘇公昌;何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枝花東方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66 | 分類號: | C02F1/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學強;魏曉波 |
| 地址: | 617201 四川省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中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廢酸水中和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廢酸水中和裝置。
背景技術
硫酸法鈦白生產過程將產生的大量酸性廢水。酸性廢水中主要含硫酸和硫酸亞鐵。現酸性廢水的處理普遍采用碳酸鈣礦石和石灰分段中和的處理工藝,在第一中和池使用碳酸鈣礦石將廢酸水中和到pH5-6,第一中和池為圓筒形狀,使用機械漿葉攪拌,同時使用風機曝氣,使廢水中的亞鐵氧化為三價鐵,便于中和反應。中和后的混合液進入第二中和池,在第二中和池使用石灰將廢水pH中和到7-8。中和好的料漿進入第三中和池存放,并用泵輸送到下工序過濾。
由于現用中和槽為圓筒狀,采用機械攪拌,同時采用風機曝氣處理。主要存在以下缺點:機械攪拌強度不夠高,碳酸鈣礦石和廢酸水攪拌不均勻,反應效率低;攪拌強度不夠,石灰石容易下沉到中和槽底部,存在攪拌死角,逐漸積累后造成整個中和槽堵塞;機械攪拌和風機曝氣攪拌運行能耗高,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提供一種廢酸水中和裝置,解決目前技術中在廢酸水中和時攪拌不均勻,反應效率低,碳酸鈣礦石易下沉堆積的問題。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廢酸水中和裝置,包括第一中和池、第二中和池和第三中和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中和池底部連接風機,第二中和池和第三中和池內裝置機械槳,廢酸水和碳酸鈣礦石從第一中和池頂部加入經風機曝氣攪拌后輸送到第二中和池中,石灰加入到第二中和池中與廢酸水溶液混合由機械槳攪拌,混合液從第二中和池輸送到第三中和池中進一步攪拌后由底部的出料口排出。風機由第一中和池的底部鼓氣注入到廢酸水中進行曝氣處理,風機鼓氣的動力推動廢酸水中的下沉的碳酸鈣礦石受力向上翻滾,從而使得廢酸水和碳酸鈣礦石充分混合,達到良好的攪拌效果,碳酸鈣礦石不會堆積在第一中和池的底部,避免了出現攪拌死角,提高了中和反應效率,降低了碳酸鈣礦石的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中和池的底部設計成錐型。碳酸鈣礦石會沿著第一中和池底部的錐型斜面向下滑落集中,消除下沉堆積的死角,同時下沉的碳酸鈣礦石聚齊在一起使得風機鼓氣的推動更高效。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中和池和第三中和池的底部設計成球形曲面,配合機械槳槳葉的結構,避免了攪拌死角,防止了物料的下沉堆積。
進一步的,所述的風機采用羅茨風機。羅茨風機為容積式風機,輸送的風量與轉數成比例,葉輪端面和風機前后端蓋之間及風機葉輪之間者始終保持微小的間隙,在同步齒輪的帶動下風從風機進風口沿殼體內壁輸送到排出的一側。風機內腔不需要潤滑油,高效節能,精度高,壽命長,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廢酸水中和裝置在中和池的底部裝置風機,并且將底部設計成錐型,利用風機從底部鼓入空氣進入廢酸水中曝氣的同時達到充分攪拌的效果,避免了碳酸鈣礦石的下沉與堆積,提高了反應效率,減少了機械攪拌,運行耗能低,降低了運行成本;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實現,制造成本低,經濟效率高,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的一種廢酸水中和裝置,以實現消除攪拌死角,避免了碳酸鈣礦石的下沉與堆積,提高反應效率為目的。
如圖1所示,一種廢酸水中和裝置,包括第一中和池1、第二中和池2和第三中和池3,第一中和池1的底部設計成錐型,避免了圓筒形中和池存在攪拌死角的弊端,并且第一中和池1的錐型底部連接風機4,風機4采用羅茨風機,僅使用曝氣就達到了良好的混合攪拌效果。減少了機械攪拌。降低了運行成本。從底部鼓入空氣攪拌。避免了碳酸鈣礦石的下沉與堆積。第二中和池2和第三中和池3內裝置機械槳,第二中和池2和第三中和池3的底部設計成球形曲面。廢酸水和碳酸鈣礦石從第一中和池1頂部加入經風機曝氣攪拌后輸送到第二中和池2中,石灰加入到第二中和池2中與廢酸水溶液混合由機械槳攪拌,混合液從第二中和池2輸送到第三中和池3中進一步攪拌后由底部的出料口排出。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不應視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為準。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枝花東方鈦業有限公司,未經攀枝花東方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337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固定管式微孔曝氣器
- 下一篇:聚氯化鋁生產滾筒干燥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