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壓式冷熱交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33426.6 | 申請日: | 2013-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933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2 |
| 發明(設計)人: | 楊開如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開如 |
| 主分類號: | F24H1/22 | 分類號: | F24H1/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壓式 冷熱 交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冷熱交換領域,更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種內壓式冷熱交換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多回程供熱機組的特點是可以實現煙和水在換熱器內無壓力狀態下回旋進行熱交換,例如公開號為CN201539966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的一種多回程煙水換熱機組,看是延長了煙氣和水接觸的單位時間,實際上接觸的是無壓力效果,并沒有達到煙氣與水的充分接觸,即有壓力接觸交換,換熱效果不是最理想狀態,設計不是十分完善,還有很多開發空間;另外其低溫水的流向不合理,它是從高溫位置向低溫位置流通,不能吸收低溫位置的熱量,導致低溫位置的熱量白白地流失掉,就不能達到充分吸收熱量的目的,再次其低溫水在換熱器內容易形成渦旋死點,降低了熱傳導效率,另外加之使用的板材比較厚,進一步降低了熱交換效率,因此有必要針對供熱機組的結構做進一步的改進和研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內壓式冷熱交換裝置,以期望解決現有技術中低溫液體在傳導器流通時自然形成流通渦旋死點,無法吸收低溫位置的熱量,以及換熱介質與傳導器未充分接觸等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內壓式冷熱交換裝置,所述的裝置包括傳導器,所述傳導器的前端與尾氣管道相連通,后端與介質倉相連通;所述傳導器的前端與后端上還分別設有液體出口與液體入口,所述傳導器后端上的液體出口還與環繞于介質倉的熱交換通道相連通,所述熱交換通道上還設有液體排出口;所述傳導器的內壁上還安裝有低溫液體導向板。
作為優選,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傳導器前端的液體入口設置在下部,后端的液體出口設置在上部。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傳導器內壁上安裝的低溫液體導向板為兩塊,且安裝位置相互錯開。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尾氣管道呈90度彎曲。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介質倉是燃燒室。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燃燒室內部包括外膽與置于外膽內部的內膽,所述內膽的外壁與外膽的內壁還設有螺旋式液體流通導向板,環繞于內膽外壁與外膽內壁之間。
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內壓式冷熱交換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傳導器,所述傳導器的前端與尾氣管道相連通,后端與介質倉相連通;所述傳導器的內部還設有多個高溫介質通道,所述每個高溫介質通道上均至少設有一個向內凹陷的攔截壩,用于由介質倉內的高溫介質通過傳導器中的多個高溫介質通道進入尾氣管道。
作為優選,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尾氣管道呈90度彎曲。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介質倉中儲存有高溫氣體或液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過在傳導器的內部增設具有攔截壩的高溫介質通道,從而在通道內形成流通阻力,使得高溫氣體或液體自然形成內壓力,增加自身密度,單位時間內增加高溫氣體或液體與高溫介質通道內壁的碰撞幾率,增大接觸面積,進而提高傳導效率;在傳導器的內壁增設低溫液體導向板,以防止低溫液體在傳導器內流通時自然形成流通渦旋死點,進而保證低溫液體能夠充分與傳導器內壁相接觸,達到低溫液體充分吸收熱量的目的,并且通過對液體進口與出口位置的改進,使得低溫液體在傳導器的內部由低溫到高溫逐步吸收熱量,使低溫液體的溫度階梯上升,且最大限度的吸收熱量;同時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內壓式冷熱交換裝置結構簡單,尤其適用于在高寒地帶取代小型鍋爐進行集中供暖,亦可用于余熱利用及高溫設備散熱等,應用范圍廣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A處放大圖;
圖中,1為傳導器、11為前端、12為后端、13為液體出口、14為液體入口、2為尾氣管道、3為介質倉、31為外膽、32為內膽、33為燃燒室液體導向板、4為熱交換通道、41為液體排出口、5為低溫液體導向板、6為高溫介質通道、61為攔截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開如,未經楊開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3342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動機試驗熱空氣供應裝置
- 下一篇:蜂窩陶瓷壁流過濾器熱回收新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