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鍍鉻專用夾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33020.8 | 申請日: | 2013-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537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建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D17/08 | 分類號: | C25D1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 |
| 地址: | 400054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鍍鉻 專用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專用夾具,特別涉及一種鍍鉻專用夾具。
背景技術
某零件的內表面鍍硬鉻,由于內表面形狀復雜,邊角多、內孔小,鍍鉻難度較大。如圖1所示,現有的鍍鉻專用夾具包括內陽極2’和固定設置在內陽極2’上的絕緣上帽1’,所述內陽極2’包括鋼棒21’、設置在鋼棒21’端面上的棒狀鉛層22’、嵌入鉛層22’的絕緣定位圈23’、以及設置在鋼棒21’內通過絕緣定位圈23’定位的鈦絲24’。由于絕緣上帽1’與內陽極2’的定位采用鋼絲穿定位孔3定位的方式,造成內陽極2’的端面到零件4的距離無法進行合理調節,導致部分零件的內孔41與內陽極2’距離不合理而造成陰陽極短路,造成鉻層燒蝕。同時由于內陽極2’端部的鉛層22’形狀為棒狀,電離線分布不均勻,造成零件4內表面的邊角42處的電離線強度較弱,使邊角42處鉻層沉積困難,鉻層不完整。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鍍鉻專用夾具采用鋼絲穿定位孔的方式固定內陽極與絕緣上帽,不易調節內陽極端面與零件之間的距離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鍍鉻專用夾具,該夾具通過在內陽極、絕緣上帽上設置螺紋,通過螺紋定位實現內陽極與零件間距離的調節。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鍍鉻專用夾具,包括內陽極、設置在內陽極外用于夾持零件的絕緣上帽,所述內陽極上設置有外螺紋,絕緣上帽的連接孔內設置有外螺紋,內陽極與絕緣上帽通過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內陽極包括鋼棒、設置在鋼棒一端部的鉛層、嵌入鉛層的絕緣定位圈、以及設置在鋼棒內通過絕緣定位圈定位的鈦絲。
優選的,所述鋼棒的一端上設置用于鉛層冷卻后起固定鉛層的環狀臺階和孔,所述鉛層通過澆筑的方式包裹在環狀臺階和孔上。
優選的,所述鉛層設置為喇叭口形狀,有利于增強零件內表面邊角的電離線強度,使內表面邊角電流密度區的更易電沉積鉻層,提高了內表面邊角的鉻層完整性。
優選的,鉛層單邊厚度為2mm。
優選的,所述絕緣定位圈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加工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通過絕緣上帽與內陽極的螺紋調整內陽極端面與零件之間的距離,避免了內陽極觸碰到零件引起零件鉻層燒蝕,降低了零件內孔燒蝕率90%,同時鉛層的喇叭口形狀有利于增強零件內表面邊角的電離線強度,使內表面邊角更容易電沉積鉻層,提高了零件內表面的邊角鉻層完整性70%,總體提高了該零件內表面鍍鉻的合格率60%。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夾具與零件的裝配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夾具與零件的裝配圖;
圖3為鋼棒結構示意圖;
圖4為澆鉛后鋼棒結構示意圖;
圖5為內陽極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絕緣上帽????????????????2.內陽極??????????????3.定位孔
4.零件????????????????????21.鋼棒
22.鉛層???????????????????23.絕緣定位圈?????????24.鈦絲
211.環狀臺階??????????????212.孔????????????????221.喇叭口
41.內孔???????????????????42.邊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鍍鉻專用夾具,包括內陽極2、設置在內陽極2外用于夾持零件4的絕緣上帽1,所述內陽極2設置有外螺紋,絕緣上帽1的連接孔內設置有外螺紋,內陽極2與絕緣上帽1通過螺紋連接,從而可以調整內陽極2與絕緣上帽1的相對位置,使內陽極2的端部與零件4具有合適的距離,避免引起零件鉻層燒蝕。
如圖4和5所示,所述內陽極2包括鋼棒21、設置在鋼棒21端部的鉛層22、嵌入鉛層22內的絕緣定位圈23、以及設置在鋼棒21內通過絕緣定位圈23定位的鈦絲24。在本實施例中,絕緣定位圈23的材料選用聚四氟乙烯。
如圖3、4和5所示,所述鋼棒21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鉛層22冷卻后起固定作用的環狀臺階211和孔212,所述孔212設置在環狀臺階211上;所述鉛層22通過澆筑的方式包裹在環狀臺階211和孔212上,澆鉛厚度為單邊2mm,并將鉛層22的端部彎制為喇叭口221的形狀。喇叭口的形狀有利于增強零件內表面邊角42的電離線強度,使內表面邊角42更容易電沉積鉻層,提高了零件內表面的邊角鉻層完整性。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建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建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3302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直拉法單晶爐用堝幫
- 下一篇:大絲束碳纖維電解表面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