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衛星導航天線陣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31931.7 | 申請日: | 2013-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218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軍;萬鑫寧;沈永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七六四通信導航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21/00 | 分類號: | 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 地址: | 30021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衛星 導航 天線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衛星導航天線陣設計,即一種衛星導航天線陣。
背景技術
現在的衛星導航系統一般僅僅具備一定的抗窄帶干擾的能力,一旦彈載系統或機載系統進人敵方單個寬帶干擾源作用范圍,導航系統就將無法正常工作。有時候電磁干擾更為嚴峻,三個寬帶干擾同時存在,普通的衛星導航系統更加不能使用了。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北斗二代衛星導航系統抗單個寬帶干擾(干信比70dB以上)以及抗三個寬帶干擾(干信比60dB以上)提供了一種衛星導航天線陣。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衛星導航天線陣,其特征在于:所述衛星導航天線陣(1)包括發射板(1-1)、北斗二代B3陣子、GPS有源陣子,所述GPS有源陣子固定在發射板(1-1)的中心位置,4個所述北斗B3陣子固定在GPS有源陣子圓周的發射板(1-1)上,4個北斗B3陣子等距圓陣排列。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陣元與陣元間互耦小;天線低仰角增益高,對低仰角衛星跟蹤能力強,保證系統可用衛星數目足夠多;是一款高增益、低剖面的抗干擾天線;具有體積小巧、高靈敏度、低功耗、高可靠性等特性,可配合多種北斗接收機使用,廣泛應用于導航調度、跟蹤監測、測控以及軍事等領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衛星導航天線陣,衛星導航天線陣1包括發射板1-1、北斗二代B3陣子、GPS有源陣子,GPS有源陣子螺接在發射板1-1的中心位置作為參考單元,4個北斗B3陣子螺接在GPS有源陣子圓周的發射板1-1上,4個北斗B3陣子等距圓陣排列,通過連接器以直插的方式分別與北斗低噪聲放大器模塊連接。相鄰的兩個B3陣子間距為74mm。
陣元數量的選擇:
根據自適應天線系統的工作原理可知,一個N元陣列,只有N-1個自由度,最多產生N-1個零陷。陣元個數的增多為提高SNR提供了可能性。單元數多,天線自由度大,有效口徑也大,能實現的零陷更深,所以為了能夠對抗更多的干擾,希望增加陣元數目。但是,為了能應用于飛機等高動態用戶,抗干擾裝置的加裝應對飛機等平臺的氣動性能、操縱性等無明顯影響。陣元數目越多,陣就越復雜,造價就越高,體積、重量也會大大增加。這對于實際應用都是極為不利的因素。
陣元數由要求的抗干擾源數量、調零深度及硬件復雜度等決定。從自適應算法的角度考慮,雖然陣元數對算法的性能影響較小,但隨著陣元數的增加,所形成的主瓣寬度將變窄。
因此,對以上諸因素進行折中,一般為4至16個相同天線單元。根據指標要求實現對3個干擾的抑制,并使系統盡量小型化,在此系統中采用4個北斗二代B3陣子作為陣元比較合適。
布陣形式的選擇:
一般來說,構成自適應天線陣的陣元可按任意方式排列,但通常這些相似的共極化、低增益陣元是按直線等距(LES)、圓周等距或平面等距排列的,并且取向相同。圓陣與線陣相比,具有波束和“零點可全方向操縱,天線陣列所占空間小,且任何方向上天線口徑相同和不易產生測向模糊等優點。另外,直線陣無法形成針狀的波束,而圓陣形成的波束卻是針狀的,抑制干擾效果較好且排列方式簡單,因而圓陣是一種更為實用的天線形式。所以設計采用圓陣排列。
在非靜態干擾環境中,普通的天線陣結構會產生載波相位跟蹤問題。采用陣列中心的單元是PI算法的參考單元,也是陣列的對稱點。由于對稱的關系,總陣的輸出將是實數的,因而只需調幅而不需要由天線陣來調相,從而防止出現載波相位跟蹤問題。所以陣列中心才用GPS有源陣子作為參考單元。
陣元間距的選擇:
天線陣的物理結構,即陣元間的相對位置,對整個系統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陣元間相對距離的選取應考慮各天線方向圖之間的耦合效應。當陣元間距過小,則會出現嚴重的互耦現象,使干擾方向形成的零點加寬,深度變淺等問題,降低了自適應陣的性能。而當間距大于約半個波長時則會產生柵瓣,這也是系統不希望發生的。基于這兩點考慮,為了使互耦減至最小又能防止柵瓣出現,一般取陣元間距d≈0.5λ。但是,在某些特殊應用中(如某些機載、彈載平臺),安裝尺寸受限,不得不考慮微型陣技術。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使系統的性能降低最小,必須采取措施來降低單元互耦等因素的影響。綜合這些因素,在項目中擬采用74mm(約0.31λ)的單元間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七六四通信導航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天津七六四通信導航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3193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