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層建筑的抗震基礎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31172.4 | 申請日: | 2013-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842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吳祚菊;畢俊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D27/00 | 分類號: | E02D27/00;E02D31/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專利事務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國 |
| 地址: | 610031***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層建筑 抗震 基礎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礎,特別涉及一種多層建筑的抗震基礎。
背景技術
隨著高層(30層以上)房層抗震技術的不斷完善,而多層房屋的抗震問題日漸成了設計的薄弱環節,其安全性問題被日益突顯出來,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70%以上的建筑均為多層磚混結構的破壞。現階段多層房屋的抗震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尚沒有專門的抗震基礎設計。在地震多發區的房屋,也只是在內外墻的條形基礎中配置一定比例的水平鋼筋,以抵抗地震作用產生的強大剪應力。這種傳統的、相對簡單的抗震方法往往會使得基礎的強度過高,而使房屋結構的三層以下成為了地震作用的博弱環節,第一、二、三層常常會在地震作用下直接剪碎,從而導致大量的人員傷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層建筑的抗震基礎,以提高在地震多發區或地震烈度相對較高地區多層建筑的抗震性能,避免多層建筑結構在地震作用下被直接剪碎,從而避免人員傷亡。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層建筑的抗震基礎,其特征是它包括:下層筏板,固定連接于樁基的頂部;縱向軌道和橫向軌道,橫向、縱向間隔固定設置于下筏板頂部;上層筏板,置于縱向軌道和橫向軌上,多層建筑位于上層筏板上且與之剛性連接;耗能構造體,固定設置于下筏板外側四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地將地震能量安全耗散、釋放,提高在地震多發區或地震烈度相對較高地區多層建筑的抗震性能,避免多層建筑結構在地震作用下被直接剪碎,從而避免人員傷亡。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如下四幅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層建筑的抗震基礎的斷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層建筑的抗震基礎構造的平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層建筑的抗震基礎的斷面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層建筑的抗震基礎的斷面局部放大圖。
圖中示出構件名稱及所對應的標記:多層建筑10、剛性連接鍵11、上層筏板20、縱向軌道21、橫向軌道22、滑動鎖扣23、彈性伸縮構件24、下層筏板30、樁基31、樁基碎石填料31a、樁基高強纖維包裹層31b、剛性連接構件32、耗能構造體40、彈性伸縮體41、抗震彈性擋塊42、阻尼裝置4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層建筑的抗震基礎包括:下層筏板30,固定連接于樁基31的頂部;縱向軌道21和橫向軌道22,橫向、縱向間隔固定設置于下筏板30頂部;上層筏板20,置于縱向軌道21和橫向軌道22上;多層建筑10,位于上層筏板20之上,且與之剛性連接;耗能構造體40,固定設置于下筏板30的外側四周,以限制上筏板20在地震作用下的過大位移,同時,又利用自身的彈性變形吸收、耗散地震產生的巨大能量。
圖3和圖4示出了耗能構造體40的一種詳細布置形式,即耗能構造體40包括固定設置于上層筏板20中部側壁外的彈性伸縮體41和四角側壁外的抗震彈性擋塊42,以及固定設置在上層筏板20側壁與抗震彈性擋塊42的阻尼裝置43。
當地震發生時,多層建筑10與上層筏板20一起運動,不斷地反復碰撞耗能構造體40,耗能構造體40發生彈性變形,從而將地震能量安全耗散、釋放。與時同時,裝在抗震彈性擋塊42與上層筏板20之間的阻尼裝置43會立即發揮作用,不斷吸收地震產生的能量,使得每次踫撞的位移和幅值逐漸減小,直至振動停止。
參照圖4,所述上層筏板20通過分布設置的剛性連接鍵11與下層筏板30連接,剛性連接鍵11通常可采用高強度混凝土鍵。在無地震作用的通常情況下,這些剛性連接鍵11對多層建筑10的抗風發揮著重要作用,防止多層建筑10在風力作用下而發生傾覆。地震作用時,這些剛性連接鍵11在地震力沖擊下自動斷裂,讓上層筏板20能夠沿縱向軌道21或橫向軌道22自由滑動,與耗能構造體40發生踫撞而產生彈性耗能。
參照圖3,為了進一步防止多層建筑10在風力作用下發生傾覆,除了分布設置的剛性連接鍵11以外,在上層筏板20與縱向軌道21、橫向軌道22之間設置有滑動鎖扣23。所述縱向軌道21、橫向軌道22通過剛性連接構件32固定設置于下層筏板30上部的凹槽內,縱向軌道21、橫向軌道22與凹槽側壁之間設置彈性伸縮構件24。平時這些滑動鎖扣23都是鎖緊的,在地震的猛烈沖擊下,滑動鎖扣23會自動打開,讓上層筏板20縱向軌道21或橫向軌道22自由滑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311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U字型排樁基礎
- 下一篇:一種雙井組合回灌式沉降控制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