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道燃燒室系統及使用該氣道燃燒室系統的發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28820.0 | 申請日: | 2013-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99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良;劉卓;黃初華;邵發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B23/00 | 分類號: | F02B23/00;F02F1/42;F02B3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匯智容達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孫威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越***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燒室 系統 使用 發動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氣道燃燒室系統及使用該氣道燃燒室系統的發動機。
背景技術
發動機的氣道和燃燒室是影響發動機進氣量和缸內燃燒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發動機各氣缸的進氣量是保證實現發動機最高功率的前提,也就是說,氣缸的進氣滾流比會直接影響發動機各氣缸缸內的燃燒性能。例如:較低水平的滾流比,會使氣缸蓋內氣體燃燒速率降低,影響發動機的整體性能。
因此,設計合理的發動機的氣道和燃燒室,能夠降低發動機的油耗,提高發動機的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氣道燃燒室系統及使用該氣道燃燒室系統的發動機,能夠提高發動機進氣道進氣時的進氣滾流,加速氣缸內氣體的燃燒速率,提升發動機的整體性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氣道燃燒室,包括:燃燒室、分別與燃燒室相連通的進氣道和排氣道,設置在燃燒室與進氣道之間的進氣門氣門座圈,以及設置在燃燒室與排氣道之間的排氣門氣門座圈,其中,燃燒室與進氣門氣門座圈鄰接處設置有一用以阻擋由進氣道進入燃燒室的一部分氣體的阻流件,阻流件遠離燃燒室的中心。
其中,阻流件向燃燒室的中心方向突出,阻流件突出的高度不超過進氣門氣門座圈與燃燒室的交界線的延長線。
其中,阻流件為凸起結構,凸起結構自燃燒室的側壁突出形成
其中,凸起結構的凸起高度為1-3mm。
其中,氣道燃燒室系統還包括進氣門,進氣門具有進氣門盤部,進氣門盤部與進氣門氣門座圈匹配,進氣門關閉時,阻流件與進氣門盤部平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發動機,發動機至少包括:汽缸蓋、燃燒室和分別集成在汽缸蓋上的進氣道、排氣道、設置在燃燒室與進氣道之間的進氣門氣門座圈以及設置在燃燒室與排氣道之間的排氣門氣門座圈,燃燒室與進氣門氣門座圈鄰接處設置有一用于阻擋由進氣道進入燃燒室的一部分氣體的阻流件,阻流件遠離燃燒室的中心。
其中,阻流件向燃燒室的中心方向突出,阻流件突出的高度不超過進氣門氣門座圈與燃燒室的交界線的延長線。
其中,阻流件為凸起結構,凸起結構自燃燒室的側壁突出形成。
其中,凸起結構的凸起高度為1-3mm。
其中,氣道燃燒室系統還包括進氣門,進氣門具有進氣門盤部,進氣門盤部與進氣門氣門座圈匹配,進氣門關閉時,阻流件與進氣門盤部平齊。?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氣道燃燒室系統及使用該氣道燃燒室系統的發動機,由于在進氣門氣門座圈與燃燒室鄰接處的燃燒室中設置阻流件,當發動機在進氣行程中,阻流件能夠阻擋進氣道遠離燃燒室中心位置一側的氣體流動,使由進氣道進入燃燒室中的氣體均由進氣道靠近燃燒室中心位置的一側進入燃燒室,氣體將在燃燒室內形成較大的滾流,隨著氣體滾流程度的不斷提高,燃燒室內的燃燒效率將進一步的提升,發動機的整體性能也會得到大幅提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發動機內部零部件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氣道燃燒室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結合參見圖1和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發動機的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為本實施例中發動機內部零部件的裝配結構示意圖,發動機至少包括:汽缸蓋1、燃燒室2和分別集成在汽缸蓋1上的進氣道11、排氣道12、進氣門13、排氣門14,設置在燃燒室2與進氣道11之間的進氣門氣門座圈15以及設置在燃燒室2與排氣道12之間的排氣門氣門座圈16,進氣門13和排氣門14可分別沿進氣門氣門座圈15和排氣門氣門座圈16移動控制開啟或關閉進氣道11和排氣道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288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