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方波脈沖測試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25555.0 | 申請日: | 2013-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274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楊清;吝曙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制動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9/00 | 分類號: | F15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城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劉伍堂 |
| 地址: | 201814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方波 脈沖 測試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方波脈沖測試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脈沖測試設備存在升降壓速率慢的問題,從而導致汽車制動軟管脈沖壓力測試的效率較低,無法對汽車制動軟管進行循環脈沖壓力測試。
因此,需要設計一種能夠對汽車制動軟管進行循環脈沖壓力測試的方波脈沖測試設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夠對汽車制動軟管進行循環脈沖壓力測試的方波脈沖測試設備。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方波脈沖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壓力泵的一端、冷卻器的一端以及遠程調壓閥的一端分別與油箱連接,壓力泵的另一端與精濾器的一端連接,精濾器的另一端分三路分別與溢流閥一的一端、蓄壓器的一端以及伺服閥的第一端口連接,溢流閥一的中端與遠程調壓閥的另一端連接,溢流閥一的另一端分兩路分別與冷卻器的另一端以及伺服閥的第二端口連接,伺服閥的第三、第四端口分別與增壓缸的第一、第二端口連接,增壓缸的第三端口分四路分別與安全閥的一端、溢流閥二的一端、補油泵的一端以及試驗軟管的一端連接,試驗軟管的另一端與二通閥的一端連接,安全閥的另一端、溢流閥二的另一端、補油泵的另一端以及二通閥的另一端分別與另一油箱連接。
所述的蓄壓器的另一端與氦氣源連接。
所述的伺服閥上設有信號控制器。
所述的試驗軟管置于環境箱內。
所述的試驗軟管上設有傳感器。
所述的另一油箱設有加溫裝置。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設計了方波脈沖測試設備的液壓系統結構,使方波三角波疊為脈沖方波,升降壓速率提升至12毫秒,使汽車制動軟管能夠進行循環脈沖壓力測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參見圖1,1為油箱;2為壓力泵;3為精濾器;4為溢流閥一;5為遠程調壓閥;6為冷卻器;7為氦氣源;8為蓄壓器;9為伺服閥;10為信號控制器;11為增壓缸;12為安全閥;13為試驗軟管;14為環境箱;15為傳感器;16為溢流閥二;17為補油泵;18為另一油箱;19為二通閥。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方波脈沖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壓力泵2的一端、冷卻器6的一端以及遠程調壓閥5的一端分別與油箱1連接,壓力泵2的另一端與精濾器3的一端連接,精濾器3的另一端分三路分別與溢流閥一4的一端、蓄壓器8的一端以及伺服閥9的第一端口連接,溢流閥一4的中端與遠程調壓閥5的另一端連接,溢流閥一4的另一端分兩路分別與冷卻器6的另一端以及伺服閥9的第二端口連接,伺服閥9的第三、第四端口分別與增壓缸11的第一、第二端口連接,增壓缸11的第三端口分四路分別與安全閥12的一端、溢流閥二16的一端、補油泵17的一端以及試驗軟管13的一端連接,試驗軟管13的另一端與二通閥19的一端連接,安全閥12的另一端、溢流閥二16的另一端、補油泵17的另一端以及二通閥19的另一端分別與另一油箱18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蓄壓器8的另一端與氦氣源7連接。伺服閥9上設有信號控制器10。試驗軟管13置于環境箱14內。試驗軟管13上設有傳感器15。另一油箱18設有加溫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壓力泵2提供壓力源,通過伺服閥9構建壓力系統,通過增壓缸11放大傳遞給試驗介質側,并作用于試驗軟管13。在控制壓力系統作用下,增壓缸11傳遞產生壓力交變,最終給試驗軟管13施加脈沖壓力。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方波脈沖測試設備的液壓系統結構,使方波三角波疊為脈沖方波,升降壓速率提升至12毫秒,使汽車制動軟管能夠進行循環脈沖壓力測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制動器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制動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255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