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井用潛水電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24651.3 | 申請日: | 2013-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48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許敏田;陳華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界泵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13/10 | 分類號: | F04D13/10;F04D29/02;F04D29/08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周培培 |
| 地址: | 317525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潛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潛水電泵,尤其涉及一種井用潛水電泵。
背景技術
現有,井泵市場以四英寸井泵占有率為大,但隨著水位下降,水井的深度越來越深,隨之水井的成本造價也越來越大,因此通過縮小井口而降低水井的成本造價成本。對于四英寸井泵來說,已經不適應現有縮小口徑的水井。此外,現有的井泵耐腐蝕性能差,致使井泵使用壽命降低,也導致用戶成本的增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井用潛水電泵,泵體及電機中與水接觸的部件才有不銹鋼件,提高耐腐性能;同時,改變結構,使整體縮小為三英尺,適用于縮小口徑的水井,且結構簡單、密封可靠,方便拆裝。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井用潛水電泵,包括泵體與泵體電連接的電機,所述泵體包括套筒,設置在套筒內的泵軸,設置在泵軸上的導葉和葉輪,設置在套筒上端的壓出室和設置在下端的進水節,所述電機包括機殼,設置在機殼內的電機轉軸,設置在電機轉軸上的且相互配合的定子和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分別與壓出室和進水節密封配合,所述機殼包括上蓋、下蓋、及兩端分別與上蓋和下蓋密封連接的套體,所述套筒、壓出室、進水節及機殼為不銹鋼件。泵體及電機中與水接觸的部件才有不銹鋼件,提高耐腐性能;同時,改變結構,使整體縮小為三英尺,適用于縮小口徑的水井,且結構簡單、密封可靠,方便拆裝。本專利申請涉及的上端、下端,都是相對于使用狀態下,電泵放置方向來說的。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措施:?為了提高密封性,所述的套體通過定位套固定在電機的油室壁體上,且所述定位套與油室壁體之間設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油室內設有套置在電機轉軸上的機械密封。
為了提高適用環境的能力,所述的電機轉軸穿出上蓋,所述電機轉軸與上蓋之間設有套置在電機轉軸上的防沙座,所述防沙座外側設有套置在電機轉軸上的防沙套,所述防沙座與防沙套之間設置防沙墊。
所述的下蓋內側和套體之間設有調壓膜,所述的下蓋外側和套體之間設有不銹鋼擋圈。
所述的壓出室外端設有防塵蓋,所述壓出室與套筒之間設置第二密封圈。
為了使導線有序的設置在電機、泵體上,所述的進水節內設有導線引導通道,所述套筒上對應于導線引導通道處設有導線孔,所述套筒外圍設有軸向的長壓板,所述套筒圓周方向包覆兩小壓板,兩所述小壓板分別壓住長壓板的兩端。
為了提高密封性,所述套筒上對應于進水節處設置網罩,一所述小壓板壓住網罩的開口處。
為了方便加工及降低成本,所述進水節和壓出室與套筒之間都為螺紋連接,所述的套筒上的螺紋部為薄壁滾壓形成的螺紋。
所述導葉和葉輪軸向接觸,并設置耐磨墊片。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泵體及電機中與水接觸的部件才有不銹鋼件,提高耐腐性能;2、改變結構,使整體縮小為三英尺,適用于縮小口徑的水井,且結構簡單、密封可靠,方便拆裝。3、為了使導線有序的設置在電機、泵體上,設置了導線引導通道、長壓板和兩小壓板。4、為了方便加工及降低成本,所述進水節和壓出室與套筒之間都為螺紋連接,所述的套筒上的螺紋部為薄壁滾壓形成的螺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泵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電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井用潛水電泵,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泵體與泵體電連接的電機,所述泵體包括套筒116,設置在套筒內的泵軸123,設置在泵軸上的導葉109和葉輪110,設置在套筒116上端的壓出室101和設置在下端的進水節120,所述電機包括機殼,設置在機殼內的電機轉軸205,設置在電機轉軸上的且相互配合的定子208和轉子209,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6分別與壓出室101和進水節120密封配合,所述機殼包括上蓋223、下蓋213、及兩端分別與上蓋223和下蓋213密封連接的套體201,所述套筒116、壓出室101、進水節120及機殼為不銹鋼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界泵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新界泵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246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輪胎異常監測裝置
- 下一篇:UVLED固化冷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