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換耙上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23660.0 | 申請日: | 2013-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938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孫平范;劉志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39/08 | 分類號: | D04B39/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楓 |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針織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換耙上下裝置。
背景技術
電腦針織橫機工作時,機頭在針板上來回運動,完成編織動作,依靠羅拉或起底板牽拉衣片,編織好的衣片從織針上脫離,從針板底部取出。織好的衣片需要進一步縫合加工,但織好的衣片已經從織針上脫離,衣片上的線圈已經貼合,所以當織好的衣片需要縫合時,就必須通過人工將兩個衣片上線圈一個個對準進行縫合。這不僅使得縫合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而且增加衣物的次品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帶衣片的可活動針耙和空白的可活動針耙互換位置的換耙上下裝置。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換耙上下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換耙凸輪、電機、基座、固定軸、深溝球軸承和支架;所述換耙凸輪固定在電機的電機軸上;所述基座末端套在固定軸上,兩端通過軸套固定;所述基座側面通過螺釘固定一深溝球軸承,所述深溝球軸承表面與換耙凸輪接觸;所述基座前端上下兩側分別固定一個支架。
進一步地,所述換耙凸輪包括凸輪主體和固定柱;所述凸輪主體的圓周面通過第一圓弧面、第二圓弧面、第三圓弧面和第四圓弧面圍成;所述第一圓弧面和第三圓弧面位置相對;所述固定柱固定在凸輪主體上,靠近第三圓弧面;所述固定柱為圓柱形結構,中間為圓柱形的通口,所述通口側面具有一個矩形凹槽;所述固定柱靠近第一圓弧面和第三圓弧面的兩側各具有一感應器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換耙凸輪在電機帶動下往復轉動,基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始終通過深溝球軸承緊靠在換耙凸輪的凸輪面上,從而在換耙凸輪的轉動下,帶動基座繞固定軸上下轉動,以達到兩個支架上下交替的功能要求,兩個支架上可以固定針耙;軸套作用于基座兩端,用于固定其軸向位置;以換耙凸輪的固定柱的圓心為中心,第一圓弧面距圓心距離最大,第三圓弧面距圓心距離最近,第二圓弧面和第四圓弧面為過渡面,換耙凸輪同時在高位和低位時分別有感應器感應區別,從而周而復始的達到高位和低位位置,實現換耙的功能。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來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圖3為本實用新型換耙凸輪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實施例包括換耙凸輪1、電機、基座2、固定軸3、深溝球軸承4和支架5;所述換耙凸輪1固定在電機的電機軸上;所述基座2末端套在固定軸3上,兩端通過軸套6固定;所述基座2側面通過螺釘固定一深溝球軸承4,所述深溝球軸承4表面與換耙凸輪1接觸;所述基座2前端上下兩側分別固定一個支架5。
本實施例中的換耙凸輪1包括凸輪主體11和固定柱12;所述凸輪主體11的圓周面通過第一圓弧面111、第二圓弧面112、第三圓弧面113和第四圓弧面114圍成;所述第一圓弧面111和第三圓弧面113位置相對;所述固定柱12固定在凸輪主體11上,靠近第三圓弧面113;所述固定柱12為圓柱形結構,中間為圓柱形的通口122,所述通口122側面具有一個矩形凹槽;所述固定柱12靠近第一圓弧面111和第三圓弧面113的兩側各具有一感應器安裝孔121。
本實施例工作時,換耙凸輪1在電機帶動下往復轉動,基座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始終通過深溝球軸承4緊靠在換耙凸輪1的凸輪面上,從而在換耙凸輪1的轉動下,帶動基座2繞固定軸3上下轉動,以達到兩個支架5上下交替的功能要求,兩個支架5上可以固定針耙;軸套6作用于基座2兩端,用于固定其軸向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2366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