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清理溜槽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820015.3 | 申請日: | 2013-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244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建州;楊公平;楊雙艷;鄧秋霞;付昱;牛衛(wèi)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萬合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5/10 | 分類號: | B65G45/10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lián)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劉建芳;王金 |
| 地址: | 452371***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清理 溜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載物料用溜槽。
背景技術
在化工、煤炭、礦山等運輸領域中,轉載物料是常見的現(xiàn)象。同層轉載可以直接搭接,上下層轉載通常需要溜槽等其他設備進行轉載,而通過溜槽轉載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現(xiàn)有的溜槽形式有垂直、傾斜等多種形式,材料為鋼制。轉載的物料往往帶有粘性物質,如煤塵、泥漿、粉狀物質,其中一部分會粘結在溜槽底面上。尤其是溜槽傾角較小,在卸料時不能卸掉,粘著物料便依附在溜槽底部越粘越多,附著力也越來越大,會造成物料轉載不順暢,嚴重時可能堵塞,會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及不安全因素。在設備運行或檢修中,如果人為清除溜槽上的附著物,可能發(fā)生事故。目前,市場上沒有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溜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溜槽底部粘著物料的自清理溜槽。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自清理溜槽包括平行間隔設置的左側板和右側板,左、右側板底端連接有底板,左、右側板的后端均高于前端,底板向下連接有帶式輸送機,帶式輸送機包括兩端的滾筒以及繞設在兩滾筒上的輸送膠帶,輸送膠帶的上半幅設于底板上方;輸送膠帶上半幅的運動方向與物料在溜槽中的運行方向相一致。
所述底板上固定連接有一層軟質墊層,所述輸送膠帶的上半幅與軟質墊層滑動連接。
軟質墊層的寬度小于底板的寬度,輸送膠帶的寬度小于軟質墊層的寬度。
輸送膠帶下半幅下方設有托輥,托輥向上承托所述輸送膠帶的下半幅。
本實用新型避免了以往物料粘在溜槽底板上的現(xiàn)象,進而杜絕了物料轉載不順暢甚至堵塞的問題,消除了不安全因素以及由于物料轉載不暢帶來的經濟損失。軟質墊層大大減輕了工作中輸送膠帶所的磨損,從而延長了本實用新型的維護周期。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制造和使用,也便于在現(xiàn)有溜槽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減少了設備升級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截面圖;
圖3是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自清理溜槽包括平行間隔設置的左側板1和右側板2,左、右側板1、2底端連接有底板3。溜槽的各組成部分皆為鋼制,左、右側板1、2的后端均高于前端,以便將物料由后向前運送。
底板3向下連接有帶式輸送機,帶式輸送機包括兩端的滾筒4以及繞設在兩滾筒4上的輸送膠帶,繞在兩滾筒4上方的膠帶部分形成輸送膠帶的上半幅5,繞在兩滾筒4下方的膠帶部分形成輸送膠帶的下半幅6)輸送膠帶的上半幅5設于底板3上方;輸送膠帶上半幅5的運動方向與物料在溜槽中的運行方向相一致(皆為從高到低的方向)。輸送膠帶下半幅6下方設有托輥8,托輥8向上承托所述輸送膠帶的下半幅6。
所述底板3上固定連接有一層軟質墊層7,所述輸送膠帶的上半幅5與軟質墊層7滑動連接。軟質墊層7優(yōu)選采用膠帶。其中,如圖2所示,軟質墊層7的寬度小于底板3的寬度,輸送膠帶的寬度小于軟質墊層7的寬度,從而便于安裝使用,并全面保護輸送膠帶不被鋼制底板3所磨損。
工作時,需要轉載的物料進入溜槽,落在輸送膠帶的上半幅5上,將輸送膠帶的上半幅5壓在軟質墊層7上,這樣就避免了輸送膠帶的上半幅5直接與鋼制底板3相接觸,從而防止輸送膠帶被鋼制底板3迅速磨損。啟動膠帶輸送機,輸送膠帶的上半幅5將物料由后向前輸送,從而避免了以往物料粘在溜槽底板3上的現(xiàn)象,進而杜絕了物料轉載不順暢甚至堵塞的問題,消除了不安全因素以及由于物料轉載不暢帶來的經濟損失。軟質墊層7大大減輕了工作中輸送膠帶所的磨損,從而延長了本實用新型的維護周期。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盡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萬合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河南萬合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200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