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石油支撐劑生產車間的高溫廢氣利用及除塵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19339.5 | 申請日: | 2013-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427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長太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密市萬力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1/06 | 分類號: | F28D1/06;F24J3/00;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時立新;朱俊峰 |
| 地址: | 45237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石油 支撐 生產 車間 高溫 廢氣 利用 除塵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支撐劑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石油支撐劑生產車間的高溫廢氣利用及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石油支撐劑又叫石油壓裂支撐劑。在石油天然氣深井開采時,高閉合壓力低滲透性礦床經壓裂處理后,使含油氣巖層裂開,油氣從裂縫形成的通道中匯集而出,此時需要流體注入巖石基層,以超過地層破裂強度的壓力,使井筒周圍巖層產生裂縫,形成一個具有高層流能力的通道,為保持壓裂后形成的裂縫開啟,油氣產物能順暢通過。
目前,石油支撐劑生產車間所產生的高溫廢氣一般都排到大氣中,這樣造成了巨大的大氣污染,而且高溫廢氣所攜帶的大量熱能也不能收利用,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以收集粉塵、熱能回收利用的用于石油支撐劑生產車間的高溫廢氣利用及除塵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用于石油支撐劑生產車間的高溫廢氣利用及除塵系統,包括廢氣排放管,所述廢氣排放管上設有熱交換箱和一排粉塵收集器,廢氣排放管的出口連接有上噴式除塵器,熱交換箱內壁設有保溫層,熱交換箱內設有換熱盤管,換熱盤管的進口和出口分別伸出熱交換箱,換熱盤管的出口連接有抽風機。
所述每個粉塵收集器均包括設在廢氣排放管下側的料斗,料斗為上大下小的錐形結構,料斗頂部敞口并與廢氣排放管內部連通,以廢氣沿廢氣排放管的流動方向為前向,廢氣排放管內壁下部設有位于料斗前側的擋板,擋板的高度小于廢氣排放管內圓的半徑,料斗下端設有下料管,下料管上設有下料閥,下料管的下端連接有集塵袋。
所述上噴式除塵器包括沉淀池和設在沉淀池上方的箱體,箱體底部敞口,箱體底部水平設有噴水管,噴水管的出口封堵,噴水管上部沿軸向設有一排噴水孔,噴水管的進口連接有伸入到沉淀池內的高壓軟管,高壓軟管上設有抽水泵,抽水泵由變頻電機帶動,箱體的左上側部與廢氣排放管的出口連接,箱體右側頂部設有排氣管,箱體頂部內壁由左到右間隔并交替設置有一排長折流板和短折流板。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石油支撐劑生產車間排出的高溫廢氣通過廢氣排放管向外排,先經過熱交換箱與換熱盤管內的冷空氣換熱,在抽風機的作用下,熱空氣被送入到篩分車間用于干燥石油支撐劑的生產原料。熱交換后的廢氣再經擋板的阻擋,較重的顆粒落到料斗內,當料斗內的粉塵堆積較多時,打開下料閥,排放到集塵袋內再回收利用。此時廢氣中還有一些粉塵,廢氣由箱體的左側上部進入到箱體內,變頻電機帶動抽水泵,抽水泵抽取沉淀池內上部的清水通過噴水管上的噴水孔向上噴射,在長折流板和短折流板的阻擋下,廢氣的流速減慢,氣流再箱體內上下波動,廢氣中殘留的粉塵附著并聚集到水霧上,形成較大較重顆粒落到沉淀池內,通過噴水的再次除塵,基本清潔的空氣通過排氣管排到大氣中。沉淀池內的水循環使用,當水量較少時,就向沉淀池內添加入清水,這樣充分節約了用水量。熱交換箱內壁的保溫層有助于提高熱交換效率。擋板的高度小于廢氣排放管內圓的半徑,這樣不會太大影響廢氣的流速。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不僅利用了高溫廢氣所攜帶的熱能,而且把廢氣中的粉塵去除,節能減排,為企業節約了生產成本,實用性強,便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石油支撐劑生產車間的高溫廢氣利用及除塵系統,包括廢氣排放管1,廢氣排放管1上設有熱交換箱2和一排粉塵收集器,廢氣排放管1的出口連接有上噴式除塵器,熱交換箱2內壁設有保溫層3,熱交換箱2內設有換熱盤管4,換熱盤管4的進口和出口分別伸出熱交換箱2,換熱盤管4的出口連接有抽風機5。
每個粉塵收集器均包括設在廢氣排放管1下側的料斗6,料斗6為上大下小的錐形結構,料斗6頂部敞口并與廢氣排放管1內部連通,以廢氣沿廢氣排放管1的流動方向為前向,廢氣排放管1內壁下部設有位于料斗6前側的擋板7,擋板7的高度小于廢氣排放管1內圓的半徑,料斗6下端設有下料管8,下料管8上設有下料閥9,下料管8的下端連接有集塵袋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密市萬力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新密市萬力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1933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