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SCR煙氣脫硝系統的旋流混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18905.0 | 申請日: | 2013-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776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彥軍;張殿軍;劉恒宇;欒世健;趙豐宇;崔凱;黃鶯;于景澤;郭飛;韓升利;王通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90 | 分類號: | B01D53/90;B01D53/56;B01F5/00;B01F3/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東方專利事務所 23118 | 代理人: | 陳曉光 |
| 地址: | 150046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scr 煙氣 系統 混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SCR煙氣脫硝系統的旋流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以煤炭為燃料的火力發電廠煙氣排放量巨大,造成了大氣質量嚴重惡化,其中氮氧化物(NOx)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尤為明顯。脫除NOx的方法有多種,其中選擇性催化還原NOx的方法(SCR),利用氨(NH3)作還原劑,因其技術成熟可靠、脫硝效率高、選擇性好、性價比高,在新建及改造電廠中多采用SCR技術使NOx還原為對環境無害的氮氣(N2)和水(H2O),化學反應式為:
采用SCR技術,脫硝過程發生在在催化劑區域,影響脫硝效率的因素有:煙氣中的NOx和NH3的混合的均勻度和煙氣速度的均勻度。現有的鍋爐脫硝系統煙氣速度的均勻度可以得到保證,脫硝效率低的關鍵原因為NH3濃度的均勻度低。由于NH3分布不均,較淡的區域,NOx脫除率低;較濃的區域,氨逃逸量大。逃逸后的NH3可以與煙氣中的SO3反應生成NH4HSO4,NH4HSO4會引起空氣預熱器腐蝕、積灰,壓損增大,對引風機、送風機造成較大影響,提高了運行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SCR煙氣脫硝系統的旋流混合裝置。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SCR煙氣脫硝系統的旋流混合裝置,其組成包括:?噴氨管道,所述的噴氨管道設置在省煤器出口煙道的上升管道內,在所述的噴氨管道上安裝有一組氨噴頭,所述的噴氨管道與噴氨煙道連接,在所述的噴氨煙道內安裝有旋流混合器組,所述的噴氨煙道與裝有催化劑的催化劑煙道相通,在所述的催化劑煙道的入口處設置有導流葉片,在所述的催化劑煙道的上部安裝有整流格柵。
所述的用于SCR煙氣脫硝系統的旋流混合裝置,所述的噴氨管道包括噴射方向向上的和向下的氨噴頭,所述的旋流混合器組包括一組旋流器,沿鍋爐深度方向布置有1~4列所述的旋流器,所述的旋流混合器組與所述的省煤器出口煙道的煙道壁連接。
所述的用于SCR煙氣脫硝系統的旋流混合裝置,所述的旋流器由內筒、外筒和旋流葉片組成,所述的內筒、所述的外筒同軸線設置,所述的內筒中空,所述的旋流葉片沿周向均勻分布在所述的內筒、所述的外筒間環形區域,所述的旋流葉片兩端分別固接于所述的內筒、所述的外筒,所述的旋流葉片與所述的內筒軸線傾角為15°~70°,每個所述的旋流器的旋流葉片傾斜方向一致,且傾角相等,所述的旋流器的旋流葉片為3~15個。
所述的用于SCR煙氣脫硝系統的旋流混合裝置,在所述的省煤器出口煙道前部安裝有省煤器出口灰斗,在所述的省煤器出口煙道后部安裝有噴氨煙道入口灰斗,所述的省煤器出口煙道與所述的噴氨煙道相通。
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旋流混合器組安裝在噴氨管道上方,對經過的煙氣產生強烈旋流現象,利用旋流增加煙氣擾動,提高了煙氣與氨的混合效率,降低氨的不均勻性,有利于鍋爐提高脫硝效率,使氨逃逸率降低,減輕由逃逸造成的下游設備的堵塞和腐蝕,提高機組的可靠性。
2.本實用新型在不增加氨注入量和增大催化劑體積的條件下,提高了脫硝效率和氨使用率,降低了氨逃逸率,減輕了氨對下游受熱面和設備的負面影響。對鍋爐設計工作來說,可以適當降低噴氨煙道高度,提高了設計工作的靈活性;對電廠來說,有利于電廠節能減排,提高經濟效益。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結構簡單、易于實現、安裝方便,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3.本實用新型的噴氨管道帶有多個氨噴頭,如果煙道中的煙塵含量在經過省煤器煙斗和噴氨煙道入口灰斗后,滿足氨噴頭阻塞和磨損的要求,氨噴頭可以采取向下噴射氨的型式,否則應采取向上噴射。向下噴射的型式增加了氨與煙氣混合的時間,能更好的降低氨的不均勻性,增加脫硝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省煤器出口煙道,2為省煤器出口灰斗,3為噴氨煙道入口灰斗,4為噴氨管道,5為旋流混合器組,6為噴氨煙道,7為導流葉片,8為整流格柵,9為催化劑煙道,10為催化劑,11為催化劑煙道出口。
附圖2是附圖1的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189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