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切換模塊及光伏并離網全自動發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18688.5 | 申請日: | 2013-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97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延泉;郭志堯;李小龍;李俊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市東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38 | 分類號: | H02J3/38;H02J3/00;H02S10/00;H02S10/20 |
| 代理公司: | 福建煉海律師事務所 35215 | 代理人: | 許育輝;賴小晶 |
| 地址: | 361001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切換 模塊 全自動 發電 系統 | ||
1.一種自動切換模塊,用于并網和離網光伏發電系統,分別與交流電網、并網光伏發電設備、離網光伏發電設備和用戶負載連接成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觸器KM1、第二接觸器KM2、中間繼電器KA1、雙電源切換開關和四個接線端;所述四個接線端分別為交流電網端、并網發電端、離網發電端和用戶負載端;所述雙電源切換開關包括市電端、備用端和公共端,所述公共端分別連接用戶負載端和并網發電端的A、B、C線;所述中間繼電器KA1的線圈兩端分別連接交流電網端的2個不同相線,所述中間繼電器KA1的三個常開主觸點的一端分別連接于交流電網端的A、B、C線,三個常開主觸點的另一端連接雙電源切換開關的市電端的A、B、C線;所述第一接觸器KM1的線圈與中間繼電器KA1的常開輔助觸點串聯成一路,其兩端分別連接交流電網端的2個不同相線;所述第一接觸器KM1的常閉輔助觸點與第二接觸器KM2的線圈串聯成一路,其兩端分別連接離網發電端的2個不同相線;所述第二接觸器KM2的三個常開主觸點的一端分別連接于離網發電端的A、B、C線,三個常開主觸點的另一端連接用雙電源切換開關的備用端的A、B、C線;所述四個接線端的中性線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切換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三接觸器KM3和過壓繼電器J,所述第三接觸器KM3的線圈和過壓繼電器J的輔助常閉觸點串聯成一路,其兩端分別連接用雙電源切換開關的公共端的2個不同相線;所述雙電源切換開關的公共端和并網發電端通過第三接觸器KM3的三個常開主觸點進行連接,所述第三接觸器KM3的三個常開主觸點的一端分別連接并網發電端的A、B、C線,另一端連接用公共端的A、B、C線。
3.一種光伏并離網全自動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切換模塊、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和光伏離網發電系統,所述自動切換模塊的交流電網端連接交流電網,所述并網發電端連接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輸出端,所述離網發電端連接光伏離網發電系統的輸出端,所述用戶負載端連接用戶負載。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光伏并離網全自動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并網光伏陣列、并網直流匯流柜、并網逆變器、交流配電柜和電能表,所述電能表的輸出端連接自動切換模塊的并網發電端。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光伏并離網全自動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配電柜包括依次連接的交流微斷器、交流避雷器和電能表;所述并網直流匯流柜包括依次連接的熔斷器、直流微斷器和直流避雷器。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光伏并離網全自動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離網發電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離網光伏陣列、離網直流匯流柜、太陽能充電控制器、蓄電池組、離網逆變器和電能表,所述電能表的輸出端連接自動切換模塊的離網發電端。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光伏并離網全自動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離網逆變器和離網發電端之間依次連接有交流微斷器、交流避雷器和電能表;所述離網直流匯流柜包括依次連接的熔斷器、直流微斷器和直流避雷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光伏并離網全自動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充電控制器連接直流負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市東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市東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1868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導線絞線器
- 下一篇:遠紅外腔內加熱恒溫氣體吸收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