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測距攝像頭的視力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18415.0 | 申請日: | 2013-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502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異子;薛志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異子;薛志超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G01C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蘭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測距 攝像頭 視力 保護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測距攝像頭的視力保護裝置,它可以檢測人與屏幕之間的距離并根據距離使屏幕內容發生相應互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電腦的普及,兒童近視發病率明顯上升。兒童長時間、近距離地黏著屏幕,是誘發近視的主要原因。人眼與計算機顯示屏的推薦觀看距離為50cm左右。本實用新型從誘發近視的原因入手,著重解決了始終讓人眼與顯示屏保持在合理觀看距離內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能夠監測人與顯示器之間的距離并作出提醒的基于測距攝像頭的視力保護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測距攝像頭的視力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測距攝像頭和信號接收器,測距攝像頭包括殼體、紅外感應器、開關、電池、一號USB接口和保護殼,所述的紅外感應器和電池安裝在殼體內,一號USB接口和開關安裝在殼體上,紅外感應器、開關、一號USB接口均與電池電連接,一號USB接口插入保護殼中;所述的信號接收器包括信號接收模塊和二號USB接口,兩者互相連接。將測距攝像頭安裝在顯示器上,信號接收器插入電腦的USB接口,測距攝像頭監測人眼與顯示器的距離,并發送給信號接收器,當人眼與顯示器的距離小于50cm時,顯示器出現相應變化。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保護殼上設置有防滑條,可以防止測距攝像頭滑落顯示器。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池為可充電鋰電池,可以通過一號USB接口充電。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效果:結構設計合理,通過測距攝像頭的方式判斷人眼與屏幕的距離是否大于50cm,并根據距離的變化使得屏幕中的內容變模糊或清楚;采用人機互動的方式,通過人的本能來解決了人與屏幕距離過近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測距攝像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信號接收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參見圖1~圖3,本實施例包括測距攝像頭1和信號接收器2,測距攝像頭1包括殼體3、紅外感應器4、開關5、電池6、一號USB接口7和保護殼8,所述的紅外感應器4和電池6安裝在殼體3內,一號USB接口7和開關5安裝在殼體3上,紅外感應器4、開關5、一號USB接口7均與電池6電連接,一號USB接口7插入保護殼8中;所述的信號接收器2包括信號接收模塊9和二號USB接口10,兩者互相連接。將測距攝像頭1安裝在顯示器上,信號接收器2插入電腦的USB接口,測距攝像頭1監測人眼與顯示器的距離,并發送給信號接收器2,當人眼與顯示器的距離小于50cm時,顯示器出現相應變化。
本實施例中,保護殼8上設置有防滑條11,可以防止測距攝像頭1滑落顯示器。
本實施例中,電池6為可充電鋰電池,可以通過一號USB接口7充電。
使用時,將測距攝像頭1安置在電腦顯示器上,防滑條11可以防止測距攝像頭1滑落。打開開關5,當測距攝像頭1監測到人眼與顯示器的距離小于50cm時,會立即向信號接收器2發出一個“距離過近”信號,信號接收器2通過內置的電腦程序使得顯示器上的內容變得模糊,無法正常使用。
當測距攝像頭1監測人眼與顯示器的距離大于50cm時,會發出一個“距離合適”信號,信號接收器2接收到信號,并通過內置的電腦程序使得顯示器上的內容變得清晰,可以恢復正常使用。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只要其零件未說明具體形狀和尺寸的,則該零件可以為與其結構相適應的任何形狀和尺寸;同時,零件所取的名稱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異子;薛志超,未經陳異子;薛志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184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